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缅甸北部地区华人的语言生活与语言教育对策

发布时间:2018-09-14 20:42
【摘要】:缅北八莫华裔学生均为汉缅双语人或多语人,其汉缅语水平相当,在家庭主要使用汉语方言,在华校中多使用汉语(普通话为主),缅校中多使用缅语,在校外社会交往中主要使用汉缅双语。他们对汉缅语均持积极的态度,对母语文化和本族群高度认同。当地政府应充分尊重和保障包括华人在内的境内各民族接受母语教育和使用母语的权利,汉语教育应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
[Abstract]:In northern Myanmar, all the Chinese and Mozambican Chinese students are bilingual or multilingual, with the same level of Chinese and Burmese languages. They mainly use Chinese dialects in their families, Chinese (Putonghua as the main part) in Chinese schools, and Burmese languages in Myanmar schools. Chinese and Burmese bilingualism is mainly used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outside school. They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both Chinese and Burmese, and highly identify with native language culture and ethnic groups.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fully respect and guarantee the right of all ethnic groups, including Chinese, to receive and use their mother tongue, and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ir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国际学院;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东南亚汉语传播的国别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AYY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熙;语言教育若干问题之管见[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3期

2 曹迪;;语言教育政策与文化软实力[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年04期

3 ;第四届全国语言教育研讨会会讯[J];英语研究;2012年04期

4 王捷;;语言教育中的微观政治——《语言教育中的政治学——个人与机构》评介[J];中国外语;2012年06期

5 李学;;论语言教育内容的生成智慧[J];求索;2014年01期

6 付继华;;人文化语言教育:原因、内容、目标及实施[J];文教资料;2013年01期

7 李晓琪,刘晓雨;第二次全国语言教育问题座谈会侧记[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2期

8 周殿生;我国的语言教育与国家利益[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金宝芝;;语言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10 苏俊波;袁海霞;;语言教育研究的新高度——评《语言教育论》[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国珍;;从欧洲语言教育的历史发展看语言教育功能的沿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鲍明;;满族语言教育的成绩与问题[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君;;应大力遏止语言“去中国化”现象[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4 李宇明;;论语言生活的层级[A];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匡鹏飞;语言研究和社会需要的结合点:语言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夏莉 张雪莲(实习生);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3 袁钟瑞;追求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4 商务印书馆汉语出版中心 刘建梅;语言生活的真实记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记者 胡孙华邋通讯员 章霞 邹永宁;大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N];长江日报;2007年

6 焦玉文;我国建立社会语言生活监测与研究机制[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晨;语言生活广受社会关注出现新动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庆环;看语言如何记录生活[N];光明日报;2012年

9 高直 北华大学文学院;语言生态教育:“和谐语言生活”之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陈章太;我国当今语言生活的变化与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年

2 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有善;韩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孔颂华;当代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宗芹;语言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阮茁茁;莆仙家庭语言教育与学校普通话推广现状调查[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林冬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瑞士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贺义廉;中学语言教育与高师汉语课程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云杰;西双版纳关累港口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温丽欢;语言生活理论与方法研究初探[D];暨南大学;2013年

9 张东;西北师范大学校园语言生活调查报告[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曹金芳;试论当前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中两个焦点问题[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43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243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a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