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冗余否定的类型研究
[Abstract]:There are preemptive and centered attributes in the position of redundant words, contextual independence and context-dependent attributes in contextual relevance, pragmatic deviations in pragmatic effects and additional and enhanced attributes. The attributes of the four parameters correspond or restrict each other,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common position of redundant negative words, the regularity of the formation of redundancy negation among structures, the consistency of structural redundancy negation in context relevance and pragmatic influence parameters,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与跨文化研究中心英语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认知范畴观照下汉语羡余否定的构式研究”(FRF-BR-11-013A) 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翻译研究的构式语法途径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YETP0404)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助;;汉语否定羡余词的特性[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志英;现代汉语特殊否定现象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武琳晗;现代汉语中“小心X”的认知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石成成;汉语冗余否定的顺应论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3 宋慧芳;责备类羡余否定的多角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臧玉洁;成语中的语言羡余现象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5 邓忠群;羡余现象与对外汉语教学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时春晖;基于标记理论的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石毓智;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J];汉语学习;1993年04期
2 周一民;北京话里的“差点儿没VP”句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3 张传真;否定词的否与不否[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庆学;“磨炼”与“磨练”[J];汉语学习;2000年02期
2 赵宏;一部研究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力作——《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评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刘川民;《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读后[J];语文研究;2000年04期
4 王世友;现代汉语单音词的范围、性质和地位[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1期
5 郭彦成,洪淼;现代汉语完句成分研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陈燎宏;《现代汉语专题》中的缺憾[J];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潘世松;现代汉语语体年龄阶段研究刍议[J];修辞学习;2002年06期
8 JM;;第二届《现代汉语通论》教材教法研讨会将于7月在上海举行[J];中国语文;2002年02期
9 黄启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的“提示”及其体现的原则[J];辞书研究;2003年02期
10 李绍群;近百年现代汉语修饰语研究综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哲声;;中国现代汉语形成溯源[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李燕;康加深;;现代汉语形声字声符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3 刘现强;;现代汉语节奏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4 王玉婷;;现代汉语“核心更加靠后”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白玉;;现代汉语“之前”、“以前”对比分析[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王迟迟;;现代汉语中语气词的字调问题[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7 唐有章;;一种新的现代汉语序列法[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8 赵大明;;关于《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词性标注[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9 刘小川;;动趋结构对现代汉语位移句句型生成的制约[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林华东;;现代汉语课程建设研究(提要)[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敏 整理;对现代汉语的再认识[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欣骏;警惕网络语言的侵蚀[N];张掖日报;2006年
3 程亚恒;“不齿”在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新增义[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4 李代祥;网络语言的定性[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柯进;规范华语使用 弘扬中华文化[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王琪 时爽 张义冉;现代汉语怎样筛选网络语言[N];光明日报;2006年
7 张巨龄;从“以来”说到“今年以来”[N];光明日报;2003年
8 本报驻京记者 吴娟;媒体应准确使用外语词[N];文汇报;2000年
9 许宝华;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10 金寅;现代汉语中辅音能否自成音节及其他[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欣;现代汉语责训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黄梅;现代汉语嵌偶单音词的句法分析及其理论意义[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朱斌;现代汉语“是”字句然否类型联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5 金福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李成军;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钟华;现代汉语焦点表现手段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8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宣恒大;现代汉语隐现句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安美娜;现代汉语高频语素复合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蕾;现代汉语颜色词之认知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2 梁政;现代汉语示证范畴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周瑜;现代汉语词频与兼类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梁永红;现代汉语特殊结构“N地V”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闫群;现代汉语复合动词论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董宪臣;现代汉语是非问句的疑问程度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7 马德全;论现代汉语兼语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8 魏建中;现代汉语“双”及“双X”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袁从润;现代汉语强调方式初探[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莹;说“同样”及现代汉语的类同表达[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74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27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