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辞在美国:方法、焦点及展望
[Abstract]:In order to help domestic rhetoric scholars understand how Chinese rhetoric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comparative rhetoric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rhetoric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combs the evolu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Chinese rhetoric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applying the western model from the beginning to revising the western model later to reconstructing the western rhetoric research mode with the special research method of Chinese rhetoric now.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ree major research focuses: 1) whether there is logic in Chinese rhetoric; 2) whether there is a tradition of oral argumentation in Chinese rhetoric; 3) whether there is a theory of female rhetoric in Chinese rhetoric.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hetoric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泰勒分校;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施文娟;毛浩然;徐赳赳;高丽珍;;西方人眼中的鬼谷子与古希腊三贤的修辞对比鄢[J];当代修辞学;2016年05期
2 布鲁斯·霍纳;陆敏湛;汪建峰;;写作与修辞研究的跨语言方法鄢[J];当代修辞学;2016年05期
3 毛履鸣;赵微;;亚里士多德之外的想象:比较修辞学中的“适用(How)”转向[J];当代修辞学;2016年05期
4 刘立新;杨玉晨;;“起承转合”之起承转合——对比修辞视阈下汉语篇章模式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04期
5 薛颖玉;;从对比修辞的角度看汉语文化在ESL写作中的影响[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年02期
6 陈瑜;;对比修辞研究对英语新闻评论写作的教学启示:一个文献综述的视角[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7 汪建峰;;当代西方比较修辞学界的中国修辞观[J];修辞学习;2009年01期
8 温科学;中国传统修辞学是话语研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修辞学(之二)[J];修辞学习;2002年05期
9 温科学;中国古代修辞学属于哲学——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修辞学(之一)[J];修辞学习;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薛婷婷;吴晖;;中国修辞在美国:方法、焦点及展望[J];当代修辞学;2017年04期
2 王成艳;;《鬼谷子》中蕴含的逻辑思想分析[J];商业故事;2016年34期
3 王卓;;以修辞学视角解析修辞者在修辞受众接受效果中所起的作用——以央视3套《越战越勇》节目为例[J];考试周刊;2016年05期
4 曾薇;;《孟子》修辞论辩的西方修辞学思考[J];作家;2013年04期
5 周念哲;;西方修辞学视角下的孔子修辞思想[J];外国语言文学;2012年01期
6 周念哲;;孔子话语实践中的修辞韬晦(以《四书》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7 姜言胜;杨玉晨;;觅材取材与布局谋篇:英语篇章建构之修辞基础[J];中国外语;2011年05期
8 池昌海;;先秦儒家修辞思想的特点论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9 郑春婷;;中西广义修辞学对比[J];文教资料;2006年2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春岚;;“起承转合”与西方语篇模式理论[J];当代修辞学;2013年02期
2 杨玉晨;杨忠;;问题-解决与起-承-转-合——英汉最小语篇模式兼容性探析(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0年05期
3 汪琳;;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现状分析[J];青年记者;2010年29期
4 马静;;从宣传概念演变看我国对外传播的理念革新[J];新闻世界;2010年09期
5 范昀;;从CCTV-NEWS改版谈对外传播思路[J];电视研究;2010年09期
6 姜望琪;;中国语言研究传统与语篇语义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黄强;;论起承转合[J];晋阳学刊;2010年03期
8 聂仁发;;汉语语篇研究回顾与展望[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3期
9 云红;原雪;;国外对比修辞学四十年及发展趋势[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方丽青;;两种L2语篇修辞模式分析——基于西方学者的评判[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晚郎;《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越读越厚的书[J];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02期
2 吴礼权;评谭学纯、朱玲《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本期话题:修辞研究:学术观察和阐释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杨达英;把修辞研究和中学语文教学沟通起来[J];运城师专学报;1984年01期
5 陈光磊;修辞研究的基本方法[J];语文建设;1988年04期
6 介;《毕节师专学报》开辟“修辞研究”专栏[J];修辞学习;1997年05期
7 宗廷虎;《形貌修辞研究》序[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8 戴仲平;修辞研究的三种视角及其源流浅探[J];修辞学习;2001年04期
9 宗延虎;;《宋元评点修辞研究》序[J];殷都学刊;2006年02期
10 穆从军;;对比修辞研究发展四十年综述[J];修辞学习;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谭汝为;;修辞研究与“博客”牵手[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2 王希杰;;修辞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代序言)[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博;《安娜·卡列尼娜》的汉译修辞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潘正方;博客标题的修辞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韩文娟;《法言》修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季静;《论语》修辞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聂婉钻;马来西亚青少年刊物标题修辞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申晓伟;行政公文中的修辞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蒋海花;《四世同堂》的变异修辞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3年
8 朱衍秀;《感动中国》颁奖辞修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钊;宁夏六盘山区回族“山花儿”歌词修辞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10 乔丽清;基于博客语料的英汉篇章结构对比修辞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08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30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