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日龙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8 19:44
【摘要】:中国龙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悠久历史的融合和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向其他国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时,龙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与中国毗邻,有许多相似的文化传统,日本的龙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文化地位。论文主要对中国龙文化和日本龙文化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在这些异同之中找到两国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论文主体部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选题源起和中日龙文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是对中日龙基本情况的描写,主要从中日龙的分期、形象和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通过这一章的内容,简要叙述中日龙文化的基本概述。第三章进行了中日龙文化的对比,主要从语言、信仰和艺术作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这样的对比,发现中日龙文化在这几个方面的异同点,从而找出中日龙文化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差异之处,为下一章的内容奠定基础。第四章论述龙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对比应用,以毕继万先生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从语言、服装和节日礼俗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主要论述龙文化在中日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差异之处。论文通过对中日龙文化的比较,发现中日龙文化在交际过程中可能因为这些差异造成一些冲突和摩擦,在交际的过程中应得到充分的认识与关注,减少或避免这些矛盾的发生,使中日龙文化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认识。
[Abstract]:Chinese dragon culture is the fusion and essence of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for five thousand years. It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spread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other countries, dragon culture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part. Japan is adjacent to China and has many similar cultural traditions. The Japanese dragon culture also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mportant cultural statu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hinese dragon culture with the Japanese dragon culture, finds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and finds out the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that the two countries may encounte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the topic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study of Sino-Japanese dragon cultur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Sino-Japanese dragon, mainly from the stage, imag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a simpl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rough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basic outline of Sino-Japanese dragon culture. The third chapter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dragon culture,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of language, belief and art works. Through this comparison, we fi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dragon culture in these aspect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dragon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tent of the next chapter.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mparative application of dragon cult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Mr. Bi Jiwan, the author analyzes it from the aspects of language, clothing and festival etiquett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of dragon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dragon cul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se differences may cause some conflicts and fri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nd should be fully understood and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so as to reduce or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contradictions. So that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dragon culture in the dissemination, exchange process to get a fuller understanding.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其琛;开掘研究龙文化精神内涵[J];东方艺术;2000年03期

2 耿法禹;中华龙文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谷因;布依族崇龙文化探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张廷兴;“龙年与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J];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5 王小盾;龙的实质和龙文化的起源[J];寻根;2000年01期

6 许顺湛;龙文化与中华民族[J];寻根;2000年01期

7 ;《龙文化研究》说明[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许顺湛;2000濮阳“龙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讨论会综述[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庞进;龙文化的哲学思考[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郑筱筠;;佛教对汉族 白族龙文化之影响及比较[J];博览群书;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平;;民族复兴、和谐世界、国际形象——以龙文化和“龙”的英译为例[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2 杨太;;辽海讲坛第十一讲 华夏民族图腾与中国龙文化[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3 孙井泉;;中国最大的吉祥物——龙[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汪汉成;;创建“龙文化”品牌 培养创造型“小龙人”[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5 蒋红红;;从龙文化看龙的英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郑筱筠;;试论佛教对云南傣族龙文化的整合作用[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7 张蕊;;立足课改抓研究,深化内涵促发展——弘扬龙的团队精神,提升学校课程执行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雍际春;;《史记》所载龙文化资料的统计与研究[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9 李雄;;闻一多“龙为综合图腾说”与中国龙文化扫描[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佳隽;打造国际水准的龙文化产业园区[N];赤峰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明慧;2012“龙文化”演绎新传奇[N];中国改革报;2012年

3 甄作儒;龙年说说“龙文化”[N];临汾日报;2012年

4 记者 王超;深度挖掘“两龙文化”[N];佛山日报;2013年

5 策划 王亚明 统筹 崔同 孙德中;神龙文化:华夏民族的崇祖文化[N];河南日报;2007年

6 刘怀廉;龙文化与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7年

7 李玉山;中华龙文化的演化内涵和意义[N];今日信息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卫中 栗美霞;“千龙文化碑林园”能否在“龙城”腾飞?[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9 阮希波;建议规划建设昆明中国龙文化博物院[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10 ;中国龙文化的重大变迁及其发展阶段[N];中国艺术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习羽;宗教视野下中西方龙文化的对比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张伟;“龙”文化主题下帝都领域小区景观规划[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蒋海燕;龙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苏州大学;2015年

4 罗亮;中日龙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5 梁丽斐;重庆铜梁龙文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6 罗必果;宾阳炮龙文化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娜;论中国龙文化与帝王的天命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8 蓝晨兴;浅论对外龙文化教学[D];广西大学;2014年

9 项佳;与邻为善 达至自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10 王利利;龙的符号形成与现代演绎[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68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368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9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