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统论与操纵论对翻译文学形象变迁的阐释力
[Abstract]:The accepta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 in the heterogeneous literary system is the result of both the text content and the external factors. Its image changes and classic construction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The theory of polysystem advocates the relation, influence and displacement of each subsystem or element in the system, and in the system of literature, translation literature and local literature follow the same relationship. After the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anipulation theory is used to study the external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 such as ideology, poetics and patrons. The theory of polysystem and manipulation has a strong explanatory power to the study of the image change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polysystematic theory,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ipulation theory can expand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 study, investigate the hidden elements that affect the image changes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 and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literature and native literature. Promote the coexistence of the two.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美国通俗文学《飘》在中国的形象变迁研究”(2016G015) 河南科技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女性爱情命运及女性意识研究”(2014SQN001)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为民;;文化转型时期的翻译文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王程程;;浅谈翻译文学的地位问题[J];延边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3 王恩科;;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谢天振;;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J];中国翻译;1992年01期
5 彭甄;翻译文学形态的历史类型研究[J];国外文学;1999年02期
6 刘丽丽;宋凤茹;;简谈《新青年》翻译文学的特点[J];青年与社会;2013年10期
7 李建美;;简述国内的翻译文学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年29期
8 王林,戚咏梅;论创造社的“翻译文学批评”[J];中国翻译;2004年03期
9 张友谊;;试论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锋;;开辟翻译文学研究的新领域——译本序跋研究初探[J];东方丛刊;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稀方;;《新青年》的文学翻译[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2 夏维红;年丽丽;;女译者隐身——基于清末民初女性译者群体的考察[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3 顾忆青;;媒介视野下翻译文学的生成与传播——以1933年《申报·自由谈》“萧伯纳专号”为个案[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4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联;翻译文学呼唤批评[N];人民日报;2004年
2 朱振武;中国翻译文学:从经世致用到文化消费[N];人民日报;2010年
3 北京师范大学 王向远;应有专业化、专门化的翻译文学史[N];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朱安博;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婉莉;《辅仁文苑》中的翻译文学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2 庞芳;析翻译文学史的编写体例[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3 刘青青;近代翻译文学中的女译者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4 聂兰;西南联大的翻译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5 童斯琴;从茅盾早期翻译作品(1917-1927)看中国五四翻译文学的政治文化特质:操纵理论视角[D];中南大学;2014年
6 陈海伦;基于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比较Jennie Gerhardt两个中译本的翻译策略[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7 粟琳玲;认同与争斗[D];贵州大学;2008年
8 胡德侠;诗性智慧视野下翻译文学中译者主体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包桂英;蒙古文翻译文学出版物及其文化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王艳艳;翻译家李文俊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10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41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