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基于音位对比的失语症语音感知与产生特征及其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15:12

  本文关键词:基于音位对比的失语症语音感知与产生特征及其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失语症会造成患者语言理解及语言表达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交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失语症患者常表现出音位语音感知与产生障碍,然而康复工作者们对此关注度不足,同时此方面的研究也不够系统、深入。本研究着眼于失语症患者的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与产生能力,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实验研究法等手段对失语症患者进行特征分析,并将研究初步结果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具体研究如下:1.失语症患者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特征研究对20名失语症患者进行听觉识别测试来探究其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特征,结果如下:(1)70%的失语症患者存在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障碍,患者听觉识别平均分为70.79%,标准差为13.61%;(2)对失语症患者而言,三类音位对由易到难表现为:韵母保留程度最好,声母次之,声调损伤最严重;(3)听理解较好组的听觉识别成绩极显著的优于听理解不好组(p0.01)。2.失语症患者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产生特征研究对20名失语症患者进行构音语音、语音复述、语音切换测试来探究其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产生特征,结果如下:(1)70%以上的失语症患者存在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产生障碍。患者构音语音平均分为68.06%,标准差为26.24%;患者语音复述平均分为52.78%,标准差为22.01%;患者语音切换平均分为50.76%,标准差为27.42%;(2)在3项测试中对失语症患者而言,三类音位对由易到难表现为:声调保留程度最好,韵母次之,声母损伤最严重;(3)在3项测试中,语言相对保留组的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产生成绩均显著的高于语言损伤组(p0.05)。3.失语症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产生比较及与语言的关系研究对20名失语症患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听理解(听辨认)、口语复述两项语言能力测试,并对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产生与语言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听觉识别成绩与三项语音产生成绩均呈中度相关关系;(2)听觉识别与听辨认成绩呈中度相关关系,语音复述与口语复述成绩也呈中度相关关系,上述结果提示失语症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产生与语言能力有着一定联系,这也体现了音位对比康复模式的价值与意义。4.失语症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与产生的干预研究结合前文的研究结果,提出适用于失语症患者的干预策略,并对发病1年后的失语症个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语音复述能力有明显提升(由41.67%提高至75.00%),与此同时,患者语言能力也有所改善(失语商由63.8提高至73.9)。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关注到失语症患者精细的语音能力,并将音位对比运用于失语症患者的研究。2.使用规范的评估材料,通过研究获得了失语症患者包含了目标音位的错误走向的语音特征。3.使用相同的材料对失语症患者语音感知以及产生进行评估,并总结适合于失语症患者的康复策略。4.个案研究中,在有效提高患者的语音复述能力的同时,也改善患者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失语症 音位对比 语音感知 语音产生 干预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018.4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思路12-27
  • 第一节 研究内容的界定13-18
  • 一、音位和音位对比13-16
  • 二、语音感知与基于音位对比的听觉识别16-17
  • 三、语音产生与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产生17-18
  • 第二节 失语症患者音位语音感知与产生研究现状18-25
  • 一、失语症患者音位语音感知研究现状18-22
  • 二、失语症患者音位语音产生研究现状22-25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意义25-27
  • 一、研究思路25-26
  • 二、研究意义26-27
  • 第二章 失语症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与产生特征研究27-84
  • 第一节 失语症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特征研究27-42
  • 一、研究目的27
  • 二、研究方法27-33
  • 三、实验结果33-40
  • 四、讨论与分析40-42
  • 第二节 失语症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产生特征研究42-74
  • 一、研究目的42
  • 二、研究方法42-45
  • 三、实验结果45-69
  • 四、讨论与分析69-74
  • 第三节 失语症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产生与语言的关系研究74-84
  • 一、研究目的74
  • 二、研究方法74-77
  • 三、实验结果77-82
  • 四、讨论与分析82-84
  • 第三章 失语症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与产生的干预研究84-95
  • 第一节 失语症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与产生干预策略84-87
  • 一、干预策略84-85
  • 二、干预方案85-87
  • 第二节 失语症基于音位对比的语音感知与产生个案研究87-95
  • 一、基本信息87-88
  • 二、评估方法88-89
  • 三、干预方案89-93
  • 四、结果93-94
  • 五、讨论与分析94-95
  • 第四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95-98
  • 第一节 研究总结95-97
  • 第二节 研究展望97-98
  • 参考文献98-101
  • 附录101-104
  • 后记104-1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世桢;语音能力与语音行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杨艳如;法语语音错误矫正的理论思考及方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宋欣桥;“方音成分”不等于“语音错误”[J];语文建设;1998年10期

4 王庆;;如何教好俄语语音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1期

5

本文编号:381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81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9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