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对汉语极性敏感现象的两种解释方案的评估

发布时间:2017-08-09 20:15

  本文关键词:对汉语极性敏感现象的两种解释方案的评估


  更多相关文章: 衍推 单调性 否定极项 全称量词


【摘要】:极性敏感现象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极性理论重点探讨的是否定极项的分布和允准,研究者对"极性"的认识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向下衍推方案(简称DE方案)和非真实性条件方案(简称非真方案)。以往讨论汉语极项的研究,都舍弃了DE方案而选择非真方案。本文认为DE方案能够更好地解释汉语极性现象,而非真方案的既有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将自由选项所在的模态句混同为非表真句,二是将否定极项所在的DE语境表面化为否定(非表真)。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衍推 单调性 否定极项 全称量词
【基金】: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创新计划青年培育项目(13QN02) 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局RGC GRF项目(CityU 148610)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一、极性敏感现象极性敏感现象(Polarity Sensitivity)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Haspelmath(1997)从跨语言研究的角度报告了四十种语言的极性敏感数据1。具有极性敏感特征的语言单位,称为否定极项或负极词(Negative Polarity Item)。对极性敏感的成分其典型特征是能出现在否定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毓林;;论“都”的隐性否定和极项允准功能[J];中国语文;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宁;;关于汉日隐性否定词语成因的考察——兼与石毓智先生商榷[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2 刘乐宁;宋晨清;;Consideration of Discourse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Grammar[J];国际汉语教育;2013年01期

3 李宝伦;张蕾;潘海华;;汉语全称量化副词/分配算子的共现和语义分工——以“都”“各”“全”的共现为例[J];汉语学报;2009年03期

4 胡德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09年04期

5 李志忠;张晓宁;;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20年综述[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6 许婉婉;张巍;;“V着都X”格式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李志忠;张晓宁;;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20年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8 袁毓林;;一种由问题推动的语法研究路线——以副词“都”语义功能的探索为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李志忠;张晓宁;;近20年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综述[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周小枚;;范围副词的隐性否定功能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尹洪波;否定词与副词共现的句法语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张晓涛;现代汉语疑问范畴和否定范畴的相通性及构式整合[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全生;现代汉语焦点结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褚俊海;汉语副词的主观化历程[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玲;维吾尔族预科生汉语完句成分学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薛小英;汉语疑问词的句法与语义不对称现象探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毛帅梅;现代汉语副词及类副词的功能层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王丽香;现代汉语“全都”类总括副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慧颖;“人人”与“每个人”的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刘杰;“都VP了,S”句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小枚;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隐性否定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闲荣;关于汉语副词“都”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季淑凤;基于事件理论的“都”的量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成海燕;周遍性成分在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分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栋;现代汉语疑问代词“什么”的否定量化语义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张长永;现代汉语表时双音词“X来”的词汇化及语法化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贺炜;论“V都不V”格式[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蔡逸纯;现代汉语“从来”类时间副词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宇明;“一量+否定”格式及有关强调的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2 郑剑平;副词修饰含“不/没有”的否定性结构情况考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蒋严;语用推理与“都”的句法/语义特征[J];现代外语;1998年01期

4 王还;“A11”与“都”[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04期

5 ;商务印书馆今年计划出版的哲学译著[J];哲学研究;195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明乐;试谈汉语“都”的定义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2 于鑫;俄语全称量词的逻辑语义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00年04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艳妍;粤方言全称量词“Q氝鬠%”的多角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2 卿芝花;汉语儿童对全称量词“都”的习得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3 杨先;普通话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对全称量词“都”的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4 李炎书;汉语儿童对全称量词否定句的理解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47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47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5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