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发展汉语》(中级)与《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17:29

  本文关键词:《发展汉语》(中级)与《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比分析 《新实用汉语课本》 《发展汉语》 中级 综合


【摘要】:我国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种类多样,主要分为专项系列教材和综合系列教材,而专项教材又可具体分为口语教材、听力教材、写作教材等。众所周知,教材的编写不仅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而且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某种程度来说,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目前,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飞跃。本文旨在对《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和《发展汉语》(中级)两套权威性较强、使用频率较高的综合性系列材进行较为深入的对比分析。在参考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两套教材的编写特点,进一步挖掘出两套教材的略微差异,为今后教材编写提供较有价值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两套教材比较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做出说明;第二章为两套教材的词汇对比分析,主要对两套教材的生词数量、生词的注释以及生词的编排做了分析;第三章为两套教材的课文对比分析,主要对两套教材的题材和体裁做了概括;第四章为两套教材的语法项目对比分析,主要对两套教材的语法项目、语法点以及难度和等级做了研究;第五章为两套教材的练习题对比分析,主要对两套教材练习题的题型和题量做了归纳。事实上,两套中级阶段的综合性对外汉语教材并无孰优孰劣之分,而是相对于某一语言单元而言各有特色,两套教材均可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之前研究成果的总结为后续教材完成更高水平的编写,实现其迅猛飞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的整体编写脉络清晰明了,但过多地凸显学科专业性,使学习者在领会“专业”意图的同时可能会增加教材理解的难度。《发展汉语》(中级)的整体编写较为灵活,趣味性、交际性浓厚,并贯穿于教材内部各个语言单元,开启了综合性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新趋势。
【关键词】:对比分析 《新实用汉语课本》 《发展汉语》 中级 综合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4
  • 一、选题缘起9
  • 二、研究意义9-10
  • 三、研究现状10-13
  • (一)对外汉语教材的专项研究10-12
  • (二)对外汉语教材的比较研究12-13
  • 四、研究方法13-14
  • (一) 文献研究法13
  • (二) 分析归纳法13
  • (三) 比较研究法13-14
  • 第二章《发展汉语》(中级) 与《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词汇对比分析14-19
  • 一、生词的数量14-15
  • 二、生词的注释15-17
  • (一)生词注释的编写顺序15-16
  • (二)词汇注释的英汉转换16
  • (三)词汇注释的例句搭配16-17
  • 三、生词的编排17-19
  • (一)分散而集中的词汇编排17-18
  • (二)大纲及超纲词汇的编排18
  • (三)课文、习题等环节的词汇编排18-19
  • 第三章 《发展汉语》(中级)与《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课文对比分析19-27
  • 一、课文的题材19-24
  • (一)课文题材的“情感--文化”性20
  • (二)课文题材的“哲理--深度”性20-21
  • (三)课文题材的“趣味--功用”性21-22
  • (四)课文题材的文学经典效应22
  • (五)题材的编排模式22-24
  • 二、课文的体裁24-25
  • (一)课文体裁的多样性24
  • (二)课文体裁分布的内在联系24-25
  • 三、课文编写的探索25-27
  • 第四章 《发展汉语》(中级)与《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语法项目对比分析27-34
  • 一、语法项目的编排27-29
  • (一)语法项目编排的规律性27-28
  • (二)“突出”与“侧重”的编排模式28-29
  • 二、语法点的解释29-31
  • (一)语法点意义阐释的“叙述”视角29-30
  • (二)语法点解释的“规范性”与“灵活性”30-31
  • (三)语法点的编写策略31
  • 三、语法项目的量与难度等级31-34
  • (一)语法项目的量与难度的“协调性”31-33
  • (二)语法项目的量与难度的“限制性”33-34
  • 第五章 《发展汉语》(中级)与《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练习题对比分析34-41
  • 一、分类练习的题型及解析34-37
  • (一)词汇练习34-35
  • (二)阅读练习35
  • (三)语法练习35-36
  • (四)练习题型的“基础、能力、创新”要素36-37
  • 二、练习题的题量及分布37-39
  • (一)习题量依“型”而定37-38
  • (二)习题量分布重“合理”38-39
  • 三、练习题的编排39-41
  • (一)练习题编写的规范性和科学性39
  • (二)练习题编写的文化性和趣味性39-40
  • (三)练习题编写的基础性和综合性40-41
  • 结论41-43
  • 注释43-44
  • 参考文献44-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46-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继濂;现代汉语课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江结宝;现代汉语课的弊端和改革[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兰英;浅谈职业院校公共汉语课教学[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艾洁尔·哈米都拉;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课丧失兴趣的原因[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发行新闻发布会在加拿大举行[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2期

6 于金华,王燕,郝淑萍;古代汉语课素质教育初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商忠;;高职汉语课教学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年30期

8 吴淑姣;;留学生经贸汉语课程中的术语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帕提古丽·加玛力别克;;对怎样给少数民族学生上好汉语课的思考[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年01期

10 姜蕾;;高职院校汉语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军;“未来全球领导人”的汉语课[N];光明日报;2007年

2 焦柳;从《实用汉语课本》到《新实用汉语课本》(对外汉语教学经验交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林晓轩;在法国中学上汉语课[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飞 邵晶岩;“让全世界上我们的汉语课”[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胡德维 编译;瑞典小学将开汉语课[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雯;《博雅汉语》与《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吴卓然;韩国中学汉语课合作教学策略探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3 李华倩;韩国小学汉语课后课之文化教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4 屈春明;三种常用教学法在语文课与对外汉语课中的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嘉怡;《实用汉语课本》(中)与《新实用汉语课本》(中)词汇对比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6 黄新博;《发展汉语》(中级)与《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7 韦恩;从《实用汉语课本》到《新实用汉语课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张珑舰;《汉语教程》与《新实用汉语课本》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侯东莲;《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当代中文》教学语法项目编写特点研究[D];中山大学;2012年

10 秦晓弦;《新实用汉语课本》与《汉语教程》的比较研究及在教学实践中的验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73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73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f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