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字美学研究刍议:以若干词学核心概念用字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14 19:16

  本文关键词:汉字美学研究刍议:以若干词学核心概念用字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汉字美学 学科交叉 汉字学 文艺美学 文学话语 词学


【摘要】:"汉字美学"是汉字学与文艺美学这两个学科的交叉综合。"汉字美学"概念的提出,是希望打破"专业"的门墙,在更高层面上恢复中国学术研究"文史哲"一体化的传统。其研究对象,是美学视阈中的"汉字"和汉字学视阈中的"文学话语"。汉字美学研究包括理论与应用这两方面的内容,其前者主要包括汉字美学的理论前提、在场背景、概念范畴体系、逻辑起点、理论观点等;后者主要包括"汉字谱系学"、"汉字图像学"、"汉字叙事学"、"汉字情感学"、"汉字的感性显现"等内容。词学核心概念证所用的"雅"、"婉"、"约"等汉字及其家族谱系,可以作为汉字美学研究的个案例证。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汉字美学 学科交叉 汉字学 文艺美学 文学话语 词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词美学研究”(13BZW02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2
【正文快照】: 汉字美学,是汉字学与文艺美学这两个学科的交叉,是横跨这两个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具体而言,是从“哲学-美学”特别是文艺美学的层面,研究作为文学话语结构重要元素的汉字;同时也是从汉字学的角度,研究以汉字文本为主要形式的文学话语及其结构和蕴涵。众所周知,文艺美学从“感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伟,郭彦安;汉字美学初探[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于东新;汉字的传播与未来发展之走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袁立;外向型汉字学原理——用汉字解构理论构造世界文字学的途径[J];汉字文化;2003年03期

4 万业馨;从汉字识别谈汉字与汉字认知的综合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5 孙善麟;严建雯;;结构对称汉字提取特点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李知文;;“汉字革命”可以休矣[J];汉字文化;2006年03期

7 邱志玲;;试论汉字学框架内的汉字阐释[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8 张蔚虹;;汉字的性质综述[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骆小所;;汉字学研究的深化与拓展——秦建文《汉字学导论》序[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王世凯;;汉字资源刍议[J];汉字文化;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鹃;;汉之前的汉字统一与规范[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连登岗;;汉字基础理论研究亟待加强[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春晓;;执简御繁——六书疏证派汉字教学观之阐释[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研究"课题组 ;张一清;;《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标准》研制报告[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王建勤;;欧美留学生汉字认知与习得的实验报告[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研究”课题组 ;孙曼均;;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用字的统计与分级[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周金声;张茜;;谈国际汉语教师教学汉字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A];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建一;;现代汉语字频测定及分析[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9 王春晓;;《新HSK》一~三级汉字构字状况[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10 张飞鹏;;“一语二文”仍须努力[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瑞英;增强对汉字与汉字文化的认同和热爱[N];光明日报;2009年

2 俐钧;汉字的文化联想[N];光明日报;2010年

3 孙建强;从“汉字英雄”到《汉字英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4 任玉敏;汉字的“拆分”与“说解”[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5 朱钦芦;汉字对称结构检索方案的社会应用意义[N];中华新闻报;2008年

6 徐德仁;现代汉字学亟待研究[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7 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龚嘉镇;《文字学刍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南香红;汉字生河南[N];河南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庆环;“汉字难学”否 专家有新说[N];光明日报;2008年

10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 李禄兴;发挥汉字联想记忆法的作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蔡永贵;汉字字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涂涛;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穆萨迪(Md Sady);汉字中的道德精神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钟如雄;汉字转注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张玉梅;王筠汉字学思想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汉字功能论[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杨贵容;菲律宾华语课堂多媒体汉字笔画笔顺教学研究[D];中山大学;2015年

3 李萍;唐代汉字推广和应用与社会读写机制的关联[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赵莹琛;汉字装饰的象论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

5 赵晋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字能力及其测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艳;汉字的文化构成及其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朴点玉;韩国和中国现行汉字比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许飞;汉字字形美与汉字美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微;汉字的基本特征及其人文文化优势[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田笑霞;汉字性质研究述评[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74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74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5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