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译介
本文关键词: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译介
【摘要】: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对外译介中,只有从译介内容的甄选、译者的培养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三方面着手思考,才能更为成功地输出我国的优秀文化,使其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接受,从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中国当代文学 译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学》(英文版)作品英译研究(1951-1966)”(项目编号:13BYY038)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英译研究”(项目编号:13YJC740090)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H059;I046
【正文快照】: 通过对中国优秀文化产品的对外推介,扩大中国文化的吸1.引言引力和影响力。今后继续促进中国文学作品往国外传播,张佩瑶(2007:36)指出,近数十年翻译学的总趋向是从有助于推动国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也有助于微观的译本分析或译本与源文的对比研究,扩大到环绕文发挥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建军;雷鸣;蔡彬;;从文化软实力角度看出版“走出去”战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02期
2 吕敏宏;;从《狼图腾》版权输出看如何构建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出版发行的新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07期
3 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4 陈岚;;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研究概述[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5 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J];美国研究;2005年01期
6 吴晓萍;;中国形象的提升:来自孔子学院教学的启示——基于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和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问卷的实证分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崔永禄;;试论中国经典文献外译的几个原则性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10期
8 辛红娟;;“文化软实力”与《道德经》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11期
9 张佩瑶;;从“软实力”的角度自我剖析《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册):从最早期到佛典翻译》的选、译、评、注[J];中国翻译;2007年06期
10 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召锋;;软权力的思想演进——从修昔底德到约瑟夫·奈[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刘新;;论软实力与农民教育[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4期
3 赵俊;;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的回归[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周荣庭;孙大平;;社会媒介场域的概念与理论建构——互联网自组织传播的关系性诠释[J];今传媒;2011年06期
5 王利文;宫玉涛;;中国软实力的资源、效用与局限性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6 李长江;;归化翻译策略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7 董中锋;;出版业与文化软实力[J];出版发行研究;2007年12期
8 叶新;王伟;;坚守与突围——我国出版国际合作现状分析[J];出版广角;2011年09期
9 姚永春;马清燕;;“走出去”战略视域下中国出版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10年05期
10 古丽巴哈尔·艾海提;;浅谈新疆出版物“走出去”[J];出版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熊昌娥;医院软实力评价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静;国家软实力构建视野中的中国竞技运动软实力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刘单平;《孟子》三种英译本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庹祖海;;中国和平崛起中的文化使命[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张洪波,貌晓星;多管齐下,力推“中国出版走出去”[J];中国编辑;2005年04期
3 刘再复;;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J];北京文学;1999年08期
4 安波舜;;当我独自面对世界——《狼图腾》版权输出过程[J];出版参考;2006年25期
5 张子辉;;出版走出去 经济可先行[J];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02期
6 王岳川;;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文化再中国化——人类应从物质现代化到精神现代化[J];当代文坛;2008年05期
7 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6期
8 洪晓楠;王国生;;激发社会文化活力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洪晓楠;林丹;;马克思主义文化软实力理论述要[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吴瑛;;让物质文化先走出去——基于对海外孔子学院的调查[J];对外传播;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磊磊;[N];光明日报;2007年
2 李雪涛;[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费玉英;小宝西游[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芳;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理念与方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陈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四环节[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张珊珊;;传统的囚禁与现代的追求——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两性关系的类型及其评价[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4 陆菲;;从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看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南京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8期
5 里;;《苏联当代文学作品选》出版[J];苏联文学;1990年02期
6 黎皓智;;大千世界方寸间——评《苏联当代文学作品选》[J];苏联文学;1990年05期
7 赵新华;;新疆题材当代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J];中文自修;1995年09期
9 车红梅;;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方法改革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李金娥;;《一元三次教学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报告[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茅盾逝世十周年座谈纪实[A];茅盾研究(第六辑)[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齐兹;如何翻译当代文学作品[N];文艺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许亚群;创作要有国际视角和人文情怀[N];中国文化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金涛;好作品经得起多个文明检验[N];中国艺术报;2014年
4 记者 王玉梅;首个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国际翻译大赛启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5 舒晋瑜;俄罗斯“处女作奖”6位获奖作家亮相图博会[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王钦仁;俄罗斯当代文学还能得到中国读者青睐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何勇海;文学翻译大赛不妨多一些[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郑莹莹;河南当代文学作品首次入选全国GCT试卷[N];文艺报;2006年
9 媒体从业者 何勇海;别让谋生现实扑灭了文学翻译理想[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年
10 胡小跃(深圳市海天出版社法文译审,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法国图书在中国[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新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法律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王飞白;从改写理论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外译[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3 龙伊人;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正香;从“末流”到英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P懮
本文编号:699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9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