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三方交际中面子的叠加

发布时间:2017-08-23 21:40

  本文关键词:三方交际中面子的叠加


  更多相关文章: 三方交际 面子 叠加 面子联盟


【摘要】: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等经典的礼貌研究大多以两方交际为出发点,相对忽略了其他在场者对交际行为的影响。"后现代"礼貌研究者虽然更加关注真实、自然的会话语料,但仍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经典理论的两方交际预设。事实上,第三方交际者的在场对面子的维护和威胁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语篇研究法考察了一段真实的汉语三方会话。研究表明,在三方群体中,当两方之间的社会距离明显低于与另一方的距离时可形成面子联盟,联盟成员之间共同承担面子的维护和威胁,从而形成面子的叠加效应。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三方交际 面子 叠加 面子联盟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三方交际的语用学研究”(13FYY01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七批特别资助项目“多方交际中(不)礼貌现象的多模态研究”(2014T7005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5
【正文快照】: 1.引言经典的礼貌研究大多持两方交际的理论假设,认为(不)礼貌行为主要发生在“说话者-听者”两方之间,没有充分考虑其他在场者对交际行为可能发生的影响。BrownLevinson(1987:12)在专著出版时明确声称,他们在提出面子理论时低估了其他在场者的作用,而实际上第三方在场者对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大津,谢朝群;礼貌与真诚[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徐盛桓;礼貌原则新拟[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3 冉永平;;当代语用学研究的跨学科多维视野[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4 刘绍忠,廖凤荣,李晓,钟国仕,罗耀光;礼貌原则与电子邮件写作[J];外语电化教学;2002年01期

5 冉永平;礼貌的关联论初探[J];现代外语;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莹;;礼貌原则使用中的性别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2 李霞;;浅谈汉语礼貌原则的研究与应用[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郭明;;论同义句的礼貌级差[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陆华;李业才;;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理论要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5 建青媛;;汉语语境下礼貌原则在维护听众面子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6 谢群草;;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特点和成因[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张运桥;严敏芬;;礼貌原则下言语交际失误的认知成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高东军;;英汉礼貌原则之跨文化对比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陈毅平;;《红楼梦》霍译中的积极礼貌——以称呼语翻译为例[J];长江学术;2012年01期

10 支永碧,吴延平;论语言使用的间接性和得体性[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严轶伦;;商务电子邮件语篇信息连贯对比修辞研究[A];修辞学论文集第12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詹碧文;现代汉语报纸新闻语言证据范畴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晓玲;人际关系管理理论视角下《红楼梦》委婉语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梁晓玲;现代汉语引发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刘根辉;计算语用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陈科芳;修辞格翻译的语用学探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9 张征;《红楼梦》人物换称的语用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兰巧玲;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红楼梦》中的礼貌现象及其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崔有为;以利奇和顾曰国为代表的英汉礼貌原则比较研究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罗益群;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提高会话含义理解能力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鹏燕;汉语抱怨语的性别语用比较[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姜志伟;中英政治演讲礼貌原则对比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金灿;现代汉语假设复句语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商庆岩;从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的角度分析美国总统在中国大学演讲中的礼貌现象[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静;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礼貌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双;日语中的敬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英娴;关联—顺应模式下谎言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冉永平;;语用学传统议题的深入研究 新兴议题的不断拓展——第十届国际语用学研讨会述评[J];外语教学;2007年06期

2 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02期

3 陈融;面子·留面子·丢面子——介绍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4 冉永平;论关联理论的社会维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庄和诚;英语语言的礼貌级别[J];现代外语;1987年01期

6 DeidreWilson ,冉永平;关联与交际[J];现代外语;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727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27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7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