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介词的语义功能与重要作用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介词的语义功能与重要作用
【摘要】:中国汉语博大精深,虽然介词的数量在汉语的词类系统中占有非常轻的地位,但是介词在使用上却是语法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本文选取了介词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以往也有很多对介词的研究,大多是对介词的表面用法和意义的探究,而对于介词在语法上的使用方面的研究较少,下面我们就重点了解一下介词在语用功能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介词 汉语 词语功能 篇章结构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引言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属于虚词范畴,与其他词语组合起来才能充当语句中的直接成分,所以介词在语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介词在过去的研究中被认为是从古代的动词延伸来的。在一个句子中,我们可以把介词固定为某一个修饰成分,既可以修饰主语,也可以修饰宾语,当然我们所说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江胜;;试论古汉语句子的焦点和焦点的凸显方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胡德明;;从反问句生成机制看“不是”的性质和语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田金莲;;双数量否定供动可逆句的不对称性考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4 周锦国;马成成;;略论现代汉语中情态补语的修辞功能[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张兴旺;;现代汉语标志型被动句的语用分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吴青峰;;涟源市古塘方言疑问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7 王长武;;复动补充复句的语义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8 崔冰洁;;汉语兼语式生成机制的双详述位整合模型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9期
9 徐景亮;思维模式对句法结构的影响(英文)[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刘禀诚;;新闻标题的分句隐含[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禀诚;;新闻标题的分句隐含[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许小星;亢世勇;;基于标注语料库的主谓谓语句的语义分析[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邱明波;动词的指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D];复旦大学;2011年
8 皇甫素飞;现代汉语紧缩构式的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吕红梅;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佳;浅析《训世评话》中的兼语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敏;现代汉语广义领主属宾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达兰;汉泰句末语气词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罗芳玲;汉语和老挝语句法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金灿;现代汉语假设复句语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孟宪华;《醒世姻缘传》存在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晓宁;现代汉语感叹句的认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文佳;外国留学生兼语句习得研究及偏误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顾海丽;“X就X吧”格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伶俐;浅析副词"都"在句中的语义功能[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王世凯,代丽新,张宝利;方言词流行的语义功能动因——对方言词流行语“大佬”的考察[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李宗江;;副词“倒”及相关副词的语义功能和历时演变[J];汉语学报;2005年02期
4 陈一;语义功能语法——理论与方法探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周芳;;“凡是”的语义功能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付海波;李旎;;汉英词缀的形式位置和语义功能比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王丽香;;“一概”的语义功能及句法制约[J];语言研究;2010年02期
8 余芬;;歇后语的语义功能[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蒋宗烨;前置词格词组у кого-чего的结构语义功能[J];中国俄语教学;1989年05期
10 李仁善;“吃了吗”语义功能漫谈[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振来;;语义功能语法的应用价值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2 王世凯;;语义功能语法的结构主义阐释[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3 卢烈红;;“何莫非”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钟星;;英语陈述句中语调的语义功能三分法——利用J·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其语义功能进行重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姚婷;;衔接语“看起来”的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俊和;现代汉语“X+们”的语义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王霞;汉语是如何表达序数范畴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宇;汉字“好”的语义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乔兰菊;俄语评价范畴的语义功能[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李青苗;焦点的语义功能、结构特征和认知特点[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美妍;“V+个+N”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沈强;论介词短语“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句法生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6 刘婷;“怎么着”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健;指量短语“这回”的句法特征及语义功能[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燕春;名词格语义功能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9 侯巍;汉语否定虚拟条件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李雪;青岛方言量词“个”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27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2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