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译者介入的困境——以秋瑾译《看护学教程》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02 05:11

  本文关键词:译者介入的困境——以秋瑾译《看护学教程》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介入 秋瑾 翻译 矛盾


【摘要】:译者作为社会化的个体,以复杂的方式存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源文本的介入方式并非单一的,也可能以矛盾的方式出现。本文分析秋瑾翻译的国内首部护理学教材,揭示其理想主义的社会观与功利主义的翻译目的、大众化的语言观与文言语体的选择、女性主义的社会批判与父权主义的翻译话语、科学主义的翻译态度与实用主义的翻译策略间所凸显出的矛盾立场,指出译本能够以矛盾张力的方式存在。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宜春学院;
【关键词】介入 秋瑾 翻译 矛盾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文学翻译与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确立”(10YJA75105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如果翻译的历史是一部译者隐身的历史,那么近五十年的译学研究就是在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理论旗号下译者登场的历史,是译者从幕后走向前台,参与消解源文本的中心地位、批判文化霸权和颠覆父权话语的历史。如果翻译是一种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或社会话语干预活动,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炜;;论秋瑾性别角色转换的三个层面[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郭延礼;;女性在20世纪初期的文学翻译成就[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03期

3 田传茂;;翻译实践与研究中的女性视角[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潇;;清代救灾法律制度述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肖建新;;宋代的监察机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3 马自毅;;1907年皖浙起事史料考辨[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4 王建伟;;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反帝”口号评析[J];安徽史学;2010年02期

5 马勇;;从君宪到共和:袁世凯的一段心路历程[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6 魏春明;;论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其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王晓燕;;孙中山的“三农”思想来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8 罗衍军;;孙中山土地利用思想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9 戴鞍钢;;孙中山与中华革命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蒋玉珉;刘振宏;;孙中山合作主义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寒冰;项佐涛;;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晓春;;人民主权观念与现代民主——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过程的政治文化解读[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梅良勇;魏瑞香;;瞿秋白的民族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4 郭绪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对洪门的领导和改造[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5 邵雍;;1911年春孙中山加拿大之行述略[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6 郭太风;;辛亥革命与民族主义锋芒的转向[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7 刘遐龄;;同盟会与华兴会的渊源——孙黄交谊安危甘苦十一年[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8 普莱斯;;同盟会的成立——人事与策略[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9 马自毅;;徐锡麟案史料考辨[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10 刘平;江子浩;黄震;吴勤民;李瑜青;李萍;王松林;程彬;史莉莉;叶慧娟;陈琦华;赵斌;;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胡锋;黎元洪与民初政局[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金正秀;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君;“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孙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1921-1938)[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俊博;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与特征[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盛满;华侨参政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春志;民国文官抚恤制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梁肖;民国时期皖北水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新;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参与的扩大[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文苑;“十七年”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琳;和谐发展观视域下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葛爽;国际法视角下的中日条约关系[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静;;清末民初外国文学翻译中的女译者研究[J];国外文学;2007年03期

2 蒋骁华;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J];中国翻译;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776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76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8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