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第三空间中外语教师语言能力转变研究
本文关键词:跨文化第三空间中外语教师语言能力转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三空间 跨文化语境 外语教师 双语语言能力
【摘要】:传统理念下外语教师语言能力的发展片面且不均衡,母语与目的语、口语与书面语、具体情境与抽象文本三对矛盾中前者受到轻视和忽视。尊重差异性和多元性的跨文化第三空间理念使外语教师重新认可和重视母语及其文化在双语语言能力发展中的合理合法地位,重新认识和发现口头语境、微观话题、接收性技能、方言文本、少数观点、双语输入的价值,其双语能力在语境、发展、内容和介质四个维度上呈双向、同时、均衡发展的态势。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关键词】: 第三空间 跨文化语境 外语教师 双语语言能力
【基金】:北京市教委2015年科研计划项目(编号SM201511232008)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3年高教研究课题(编号2013GJYB1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H09
【正文快照】: 一、引言语言文化背景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建构第三空间课堂[4],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第三空间(the Third Place)是西方通过对比文学及其跨语境译本的读写教学建构学习者第三国家跨文化交际的外语教学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实现社会空间[5]。然而,教师是外语学习环境下提高英语教学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晓蔚;顾红;;“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实施模型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01期
2 丁小玲;略论跨文化交际与外来语教学[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3 周燕;;教师是外语学习环境下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4期
4 叶洪;;后现代批判视域下跨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新理路——澳大利亚国家级课题组对跨文化“第三空间”的探索与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01期
5 丁晓蔚;;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知识观[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幽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2 梁红卫;;基于课堂话语的英语教师教育问题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李奕;;浅谈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4 杨柳;杨宏;;大学英语课堂学习环境的实证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5期
5 彭聚凯;;浅谈公平式英语教学法[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6 李红珍;;学习风格倾向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袁燕华;;库氏“后方法”教学理论对英语教师在职培训的启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8 林姝敏;;PBL教学法在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教学中的运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张晓瑛;;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马明蓉;田国民;吕丽贤;;需求分析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建设——以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鸿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冯新华;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邵思源;一项对中学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李四清;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袁燕华;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赵贵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孙先洪;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邱福明;语文课程知识的存在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赵剑宏;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王恒彦;社会资本和信息能力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红;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个案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方娣华;对农村偏远地区英语学习者微观社会动因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史雅静;利用测试反拨效用提高独立学院英语教学质量的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肖霞;儿童即课程:价值与可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游隆信;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鹏程;英语专业师范生社会认知中教师角色建构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7 SANAT SULTANBEK;在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问题分析[D];河南大学;2012年
8 韩艳;《英语口语交际策略》中言语幽默的认知机制及教学功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9 张彩霞;以研究为导向的在职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10 李敏霞;过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世杰;;思维方式差异是影响中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维度[J];编辑学刊;2010年02期
2 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与困境[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代礼胜;;论外语专业学生多元文化认知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外国语文;2009年05期
5 俞吾金;迈向意义的世界——本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基本倾向[J];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02期
6 李召存;;走向意义关照的课程知识观[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5期
7 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9期
8 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1期
9 戴炜栋;吴菲;;我国外语学科发展的约束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克非;;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J];外语界;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黎;陆彦;;“第三空间”理论参照下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选择[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883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8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