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清代学术与严复翻译会通

发布时间:2017-09-29 18:02

  本文关键词:清代学术与严复翻译会通


  更多相关文章: 义理反证 敦崇朴学 文章正轨 严复 翻译会通


【摘要】:严复承继清代学术讲究义理、考据、辞章的治学传统,在西学译介中提出了翻译的义理"反证"说、"敦崇朴学"说和"文章正轨"说。义理"反证"旨在会通中西思想,"敦崇朴学"注重通过考据会通中西义理,"文章正轨"成就了严复作为译界的文章高手。严复的翻译是会通中西的学术方式,对当前学术经典的输入和输出均有借鉴价值。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义理反证 敦崇朴学 文章正轨 严复 翻译会通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YY013)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这样评价严复的学术贡献:“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关系者,复其首也。”[1]82严复译介西学为什么要与中国思想界发生关系?是怎样发生关系的?严复这一首创的学术方式在清代学术史上地位如何?这些问题梁启超未加具体论述,但它们恰恰启发后人不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欧明俊;;“文学”流派,还是“学术”流派?——“桐城派”界说之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潘文国;;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珍贵;“圣人”心态对康有为早期文化思想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俞妍君;;解构主义视域下《天演论》的翻译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胡贤林;;汉学视野中的桐城义法——以钱大昕批评方苞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徐道彬;《说文段注》对戴震文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徐世星;万斯同学行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张德让;;清代的翻译会通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王世华;;徽商收藏的文化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吴学满;;戴震对考据学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宋凡;;略论五四以前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相雨;;论管同的思想与文学创作[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卢佑诚;;方苞与颜李学派[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曹虹;;清代帝王训诰与文统理念——桐城派开宗传衍背景的一个考察[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兵;;探析清廷学术宗尚对桐城派文论及其选本实践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相雨;;论“桐城三祖”的作文之“法”[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唐红炬;;试论方苞散文中的“义”与“法”[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何玲;;1903年汴城会试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封海清;;对改进孔学研究方法的思考[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陈蕾;郑珍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少华;晚清民初诗歌批评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献永;;戴名世与桐城派[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作人;结缘豆[J];名作欣赏;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943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43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b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