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中国传统译学之易学影响发微

发布时间:2017-10-04 21:27

  本文关键词: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中国传统译学之易学影响发微


  更多相关文章: 周易 中国传统译学 忠实 直觉思维 文质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周易》对中国传统译学的影响。文章结合《周易》对中国传统美学、文论等方面的巨大贡献,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周易》对中国传统译论在五个方面的影响,阐明了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文论分支的中国译学,同样深受《周易》的浸染,从而使得其无论是在思维方式、命题表述、还是在忠实观等方面均表现出与西方译论大异其趣的特点。本文论证了易学对译学的影响,为当今译学研究开辟了《周易》这一全新学术资源,并呼吁译界重视对此的整理与开发。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
【关键词】周易 中国传统译学 忠实 直觉思维 文质
【基金】:2014年度河北省普通高校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易学视角下的译学研究——说象”(项目编号:BJ201409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翻译研究基地,天津300204)1.引言易学是研究《周易》的学问。在我国诸经典之中,《周易》享有崇高的地位,被奉为“六经之首”“大道之源”(刘大钧,2008:97),她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传统学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渊冲;译学与《易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2 潘文国;;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3 王克非;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04期

4 王树人;;中国的“象思维”及其原创性问题[J];学术月刊;2006年01期

5 刁生虎;;《周易》: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的源头[J];周易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王有卫;汉字归部的发展趋势[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童兆升;刘国忠;方英姿;陈海容;;散文翻译中“韵味”再现的层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徐道彬;;论王念孙对戴震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广雅疏证》为例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冯锦;;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对比[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周海鸿;;《红楼梦》前八十回匾额翻译中的超额和欠额现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夏s,

本文编号:972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72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f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