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泰华与巧玲珑——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浅析稼轩诗词风格
本文关键词:雄泰华与巧玲珑——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浅析稼轩诗词风格
【摘要】:辛弃疾是两宋词坛第一人,有词中之龙的美称,诗文成就也颇佳。历来苏辛并称,共同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的诗词风格多变,不主故常,集雄泰华与巧玲珑于一身,呈现出阳刚美和阴柔美兼而有之的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这其中本籍文化和客籍文化,无疑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稼轩诗词风格成因 本籍文化 客籍文化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第一流的词作家,集豪放婉转和风流妩媚于一身,代表了南宋词作的最高水平,有“诗中太白,词中稼轩”[3]258之称。刘扬忠则将稼轩和诗圣相提并论,“词家有稼轩,如诗家有杜甫”[6]161。因词名太盛,诗歌反湮没少闻。其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以词量为最,邓广铭笺注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晋棠;陈北祥;;稼轩祝寿词思想内容评析[J];海南师院学报;1993年01期
2 邹卫平;;《稼轩颂》[J];当代小说(下);2010年11期
3 李青唐;稼轩归隐心迹新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荣丹;稼轩派爱国词作的主题及审美取向试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年03期
5 李定广,陈学祖;试论“稼轩式用典”的美学意蕴[J];江淮论坛;2003年02期
6 风影;大明湖畔稼轩祠[J];国土绿化;2004年04期
7 王春庭;论稼轩诗[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王春庭;论稼轩诗[J];九江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9 叶露;稼轩壮词略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汲军,应子康;试析稼轩谐戏词的美学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严迪昌;;“稼轩风”与清初词——兼论“稼轩风”的独异性与时代性[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2 欧明俊;陈X;;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张玉奇;;稼轩人格论[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4 李小凤;姚蓉;;论《酒边词》中的“稼轩风”[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杨庆存;;稼轩散文艺术论[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6 林律光;;论辛弃疾修辞学——“用典”之艺术特色[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忠纲;;辛弃疾与陶渊明[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红彦;稼轩长短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毅;南宋江西词人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佳欣;稼轩梦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源源;稼轩怨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3 牛思仁;稼轩词学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5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04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