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视角的转变及其原因——在唐宋婚恋传奇的戏曲改编中探寻
本文关键词:叙事视角的转变及其原因——在唐宋婚恋传奇的戏曲改编中探寻
更多相关文章: 叙事视角 唐宋传奇 戏曲改编 限知视角 全知视角 叙事艺术
【摘要】:从唐宋婚恋传奇到后世的戏曲改编,叙事视角发生着巨变。唐宋传奇将史传的全知叙事继承了下来,并出于对曲折情节的追求使用限知视角叙事。戏曲通过扮演和代言,将叙述者的主要功能转嫁到人物身上,以人物的限知视角展开叙事,而"反限知"叙事的运用和人物相互之间的视角叠加又对限知视角进行消解,从而使观众处于全知视角上。叙事视角转变的原因是接受者对两者审美需求的不同。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 叙事视角 唐宋传奇 戏曲改编 限知视角 全知视角 叙事艺术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视角的选择在叙事作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时一个视角的精心安排,会起到波诡云谲,甚至石破天惊的审美效应”[1]193-194。从唐宋传奇到后世的戏曲改编,叙事视角也在悄然间发生着巨变。唐宋传奇有着“史余”的基因特点。在叙事文学范畴中,史传是采用全知视角叙事的典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洪军;;解读《南京! 南京!》的叙事视角[J];长城;2009年12期
2 张霞,吴恒菊,贾若君;谈《了不起的盖茨比》独特的叙事视角[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3 邓建英;“陌生化”与小说叙事视角[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任红红;《十日谈》的叙事视角重探[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5 葛跃;叙事视角及其核心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9期
6 林明玉;;浅论小说叙事视角的双重功能[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严新党;;从叙事视角看文本的二重性[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胡国威;;论《太平狗》的叙事视角与艺术效果[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陈中伟;;《阅微草堂笔记》的叙事视角[J];名作欣赏;2008年08期
10 曹玉霞;孙金霞;;论《深谷幽城》多元化的叙事视角[J];现代交际;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燕;;《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叙事视角——从认知角度的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陈竞;;文学如何直面民族灾难?[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3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宁;论《史记》的叙事视角[N];光明日报;2004年
2 李雪慧;讲故事与写新闻之异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3 鄢文江;文明传承的隐喻[N];文艺报;2014年
4 郎云 王秀菊 本片编剧;我们来到这世界,,为了看阳光[N];中国电影报;2013年
5 桑永海;我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N];文艺报;2012年
6 胡笑梅;人性救赎的审美回响[N];文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春萍;少数民族小说叙事视角的文化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月宇珠;朝鲜战争小说《战俘家书》的双重叙事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姚腾;外国小说的叙事视角分析及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艳杰;女性主义叙事视角下的小说《火山恋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笑笑;芥川龙之介小说叙事视角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耿兆华;福克纳短篇小说的文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谢意;申丹叙述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比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石金宇;多丽丝·莱辛《三四五区间的联姻》中的叙事视角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8 韩朵;天堂里的观察者[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丹;认知叙事学视域下《檀香刑》的叙事策略探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10 陈思羽;小说叙事视角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68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06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