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存在中的冲突:探寻《纠正》中需求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30 10:02

  本文关键词:存在中的冲突:探寻《纠正》中需求的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纠正》 安全感 归属感与爱 自我实现


【摘要】:美国小说家乔纳森·弗兰岑的小说《纠正》是一部家庭小说,故事反映了美国当代家庭的生活现状,小说中年迈的伊妮德和患有帕金森病的阿尔弗雷德盼望着三个子女能够回家过圣诞节,但三个性格迥异子女的生活都出现了问题,他们的价值观都与老夫妻的价值观截然不同。长子加里患有抑郁症,崇尚金钱和权利,总想支配这个家庭,但在自己家里却听命于妻子卡罗琳,屈服于妻子的权威只好一个人前往过圣诞节;次子奇普是一名大学教授,因行为不轨而被学校解雇,又在立陶宛从事网络欺诈骗取美国人投资;女儿丹妮丝是一个双性恋,作为第三者干预别人的家庭。本文以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三个人物进行分析,加里安全需求的缺失,在加里看来,金钱和权利的丧失即意味着安全感的丧失;丹妮丝归属感与爱的缺失,丹妮丝一直试图在她几个不同的恋爱对象中找到归属感和爱,但都以失败告终,伊妮德抱怨她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丈夫和她一直没有孩子;奇普自我实现的缺失,他无论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是一个失败者,奇普一直在寻找真正的自我来达到自我实现。本文试图寻找造成三位主人公人生失败的原因,以此作为启示并纠正他们的生活方式。最后,加里并没有改变,生活在自己的安全感里;伊妮德接受了丹妮丝,丹妮丝逐渐找到了归属感和爱;奇普彻底改变了自己,正通往自我实现之路。从分析看出,人类的需求影响着人的发展,充分的了解这些需求能够完善健康的人格。另外,责任感是自我实现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增强对社会以及家庭的责任感有助于实现自我实现。
【关键词】:《纠正》 安全感 归属感与爱 自我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16
  • 1.1 Literature Review9-12
  • 1.2 The Basic Needs Theory12-16
  • Chapter Two Gary’s Sense of Safety16-29
  • 2.1 Analysis of Gary16-27
  • 2.1.1 Gary’s Mental Disorder16-18
  • 2.1.2 Gary’s Counter-Traditional Values18-23
  • 2.1.3 Gary and Caroline’s Marriage23-25
  • 2.1.4 Gary’s Last Christmas25-27
  • 2.2 Gary’s Redemption27-29
  • Chapter Three Denise’s Sense of Belongingness and Love29-40
  • 3.1 Denise —Loss of Belongingness29-37
  • 3.1.1 Denise’s Problem29-30
  • 3.1.2 Denise’s Indulgent Life in Early Time30-33
  • 3.1.3 Denise’s Single Life in Her Later Period33-37
  • 3.2 Correction: Denise’s Process of Getting Sense of Belongingness and Love37-40
  • Chapter Four Chip’s Self-Actualization40-49
  • 4.1 Chip’s Experience40
  • 4.2 Chip’s failure40-46
  • 4.2.1 The Process of Self-Actualization in Chip’s Life42-46
  • 4.3 The Way to Be a Self-Actualizer46-49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49-52
  • Works Cited52-55
  • Publications55-56
  • Acknowledgements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东屏;自我实现:争论与评价[J];道德与文明;1992年04期

2 张小娴;;幸福的境界[J];现代妇女;2013年12期

3 傅佩荣;;“自我表现”与“自我实现”[J];青年博览;2012年23期

4 楼丽琴;体育与人的自我实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徐晓波;;影响研究生自我实现的因素及实现途径探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04期

6 马捷莎;;论人的自我实现[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7 连清平;;真实自我的实现与超越——对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的理解[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8 周正怀;;中小学教师自我实现观刍议[J];沧桑;2008年04期

9 陈梅琳;;青年一代应树立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自我实现观[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07期

10 焦国成;论“自我实现”[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倬;;试论科学自我实现观在历史唯物论中的地位[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吴倬;;人的社会责任与自我实现——论自我实现的动力机制和实现形式[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江中乐;刘焕怡;;浅议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2007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4 黄丽珊;;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白琨;;超越自我,追寻完美——心理学视野下的明星崇拜现象[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泉寿 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人民法院;法官的自我实现[N];人民法院报;2014年

2 ;“人生责任”与“自我实现”[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湖南怀化市精神病医院心理科杨司佼;先耕好自己的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吉林省抚松县榆树学校 陈成海 纪春英;好的教育是一种自我实现[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专栏撰稿人 牧扬;劳动的价值在于自我实现[N];新疆日报(汉);2012年

6 中山大学哲学系 钱捷;幸福是对善的追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艾青 刘文博;心灵文化与自我实现[N];吉林日报;2011年

8 北大附小 王勇歌;中小学教师的需要与激励论析[N];学知报;2011年

9 陈蓉霞;设立阅读节犹如乱树典型[N];东方早报;2007年

10 王伟;心理需求与“三个紧贴”[N];解放军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春梅;《珍珠》中奇诺的自我实现过程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佳敏;马克思人的自我实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任从贺;存在中的冲突:探寻《纠正》中需求的意义[D];青岛大学;2016年

4 成秀玲;论教师的自我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胡欣;青年人自我实现的践行探索[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卢倩仪;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视野下人的自我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陈跃峰;马克思“人的自我实现”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张丹丹;设计与人的相互生成[D];武汉纺织大学;2013年

9 高海燕;资本主义商品化氛围下的女性自我实现之路[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王媛;成长与自我实现[D];云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17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117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6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