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楚辞》对《诗经》花草意象之继承及发展——以《离骚》、《九歌》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31 10:24

  本文关键词:《楚辞》对《诗经》花草意象之继承及发展——以《离骚》、《九歌》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诗经 花草 楚辞


【摘要】:自《诗经》始,花草意象就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意象对《楚辞》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楚辞》中,花草意象形成了一套严密的象征比喻系统并得以深入运用。本文试从"以花草喻人"之手法、花草之"烘托作用"和"寄于花草之情"三个方面来分析《楚辞》对《诗经》花草意象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诗经 花草 楚辞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很多篇章中出现了纷繁复杂的花草果木,即花草意象,正如王逸所言:“依诗取兴,引类譬喻”,这一意象在《楚辞》中得到了更加系统的整理和运用,形成了一套复杂严密的象征比喻系统——“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现以《离骚》和《九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世东;论《九歌》的壮美及其文化底蕴[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戴锡琦;《九歌》真相揭秘[J];云梦学刊;2000年05期

3 郭杰;从“兮”字用法看楚辞《九歌》的音乐特性[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02期

4 夏培文;《九歌》──龙歌[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黄凤显;再论《国殇》与《九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刘树胜;《九歌》名称探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7 周建忠;《九歌》要籍解题[J];东南文化;2002年07期

8 陈尚敏;关于《九歌》主题的解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2年04期

9 申江;丛林天舞:华夏《九歌》结构解读[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10 范正生;试论《九歌》的爱情描写[J];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震云;;溆浦和《九歌》的写作[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学松;;《九歌》的抒情艺术[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3 廖群;;《离骚》代言及其三歌考察[A];东方丛刊(2002年第4辑 总第四十二辑)[C];2002年

4 李炳海;;吟诵调和演唱曲:楚辞体的两个来源——论楚辞体的生成及其和音乐的关系[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蒋勋;舞动《九歌》[N];中国文化报;2013年

2 邹明星;《九歌》与土家民族文化[N];重庆日报;2001年

3 魏平;华丽经典 《九歌》“浴火重生”[N];中国艺术报;2013年

4 张婧 姚志国;《九歌》中的神话底蕴[N];吉林日报;2001年

5 万新华;瑰丽奇异的白描《九歌》[N];中国商报;2004年

6 吕克特;屈原《九歌》 周龙作主[N];音乐周报;2013年

7 李中华 龚贤;楚辞的文体界定与文体渗透[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芳;论《九歌》的双重性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李效永;《九歌》与荆楚巫祭关系考[D];西藏民族学院;2013年

3 孔鹏音;屈原《九歌》的叙事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曹艳崇;《九歌》文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潘莉;《九歌》研究二题[D];贵州大学;2006年

6 文波;《九歌》六神考[D];暨南大学;2006年

7 陈玉洁;《九歌》性质、神yG及“代拟”艺术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8 崔世俊;《九歌》与巫术祭祀仪式[D];青岛大学;2004年

9 吴玉春;论屈原《九歌》对楚巫文化的传承[D];延边大学;2008年

10 杨海艳;巴文化与九歌[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1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121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f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