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明清白族文学家族诗歌创作述论

发布时间:2017-11-06 00:21

  本文关键词:明清白族文学家族诗歌创作述论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 白族 文学家族 诗歌创作 唐诗接受


【摘要】:云南大理地区的山川灵淑之气孕育出浪穹何氏家族、剑川赵氏家族、太和杨氏家族、赵州龚氏家族、太和赵氏家族、赵州师氏家族、赵州赵氏家族、剑川张氏家族、鹤庆李氏家族等九个对云南地方文学发展有较大影响力的白族文学家族。文章试从九个家族的诗文作品存佚情况、诗歌创作的内容、形式以及对唐诗的接受等方面全面考察这九个文学家族的诗歌创作成就,归纳其独特的创作风貌。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汉文化交融中的清代少数民族文学家族研究”(14BZW156)最终成果之一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明清以来,大理白族文学家族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生命力,出现了浪穹何氏家族、剑川赵氏家族、太和杨氏家族、赵州龚氏家族、太和赵氏家族、赵州师氏家族、赵州赵氏家族、剑川张氏家族、鹤庆李氏家族等九个对云南文学发展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学家族,共计四十八人。俗语有云:一民族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兴富;;追赶太阳的诗人——评李光武诗歌创作[J];绿风;2005年06期

2 刘恩波;;沉默在诗歌中处处出现——略说赵明舒的诗歌创作[J];诗林;2006年02期

3 ;“陆健诗歌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J];诗刊;2007年12期

4 刘晶林;;主、客观的遇合与诗歌空间的拓展——评孔灏近期的诗歌创作[J];诗刊;2008年22期

5 徐琴;;诗歌的精神与陈跃军的诗歌创作[J];西藏文学;2013年01期

6 晏明;;我改变了对民歌的看法[J];诗刊;1958年10期

7 孙建军;女巫的歌唱——靳晓静近期诗歌创作简评[J];当代文坛;2000年06期

8 张明;铁依甫江新时期诗歌创作简论[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张明;从“小毡房”走向深广的空间──库尔班阿里新时期诗歌创作刍议[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雷世文;90年代诗歌创作的零度风格[J];诗探索;2000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思;;诗缘比夏天更热——辛笛诗歌创作六十周年研讨会侧记[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2 黄明仲;;关注社会民生 追赶时代浪潮——关于诗歌创作的浅述[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振昆;;诗歌创作谈片[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4 涂鸿;;新时期中国当代西南地区民族诗歌创作的现代意识(摘要)[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士杰;;辛笛诗歌创作70年研讨会综述[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6 王士强;;独特立场·“爱与死”·才华——漫议李小洛的诗歌创作[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亮;;写作:一种永不停息的探索——梁小斌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8 涂鸿;;论新时期四川(含重庆)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现代意识[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1)[C];2007年

9 宋晓杰;;一切离去的,都将通向未来——在2013年7月10日“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龙扬志;;诗歌驻校 诗情驻校——路也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群;陆健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N];文艺报;2007年

2 陕西省作协理事、宝鸡市作协主席、中国作协会员 景斌;宝鸡诗歌创作简述[N];宝鸡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杨;直面诗歌创作多种实践[N];文艺报;2011年

4 ;上海诗歌界探讨如何让诗歌创作走出困境[N];文艺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张滢莹;诗歌创作不应与时代割裂[N];文学报;2009年

6 记者 安普忠 傅强;李瑛诗歌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N];解放军报;2011年

7 李继耐;在李瑛诗歌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文艺报;2011年

8 匡生元;“废话体”:诗歌创作的颓唐[N];深圳商报;2012年

9 匡生元;诗歌创作的探索不能误入歧途[N];太原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李君光 实习生 韩璐;北海系诗歌创作的富矿之城[N];北海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申欣欣;美术背景·艺术理念·诗歌创作[D];复旦大学;2010年

2 常为群;西晋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邵炳军;周“二王并立”时期诗歌创作时世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4 郝红霞;中晚唐文学的南方化[D];复旦大学;2012年

5 祝伊湄;张之洞诗学及诗歌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立英;元和诗坛[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奇娇;蔡襄诗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琳;晚清琉球诗人林世功诗歌创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于洪波;自然、女性、爱—论蓝蓝的诗歌创作[D];吉林大学;2016年

4 关华华;夹缝中的坚守[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5 刘成宝;清代沈阳谪戍文学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6年

6 刘文辉;唐代皇子的教育与诗歌创作[D];西北大学;2012年

7 韩安逸;南朝群体性诗歌创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牧兰;论元代蒙汉文化交流与元代蒙古族汉文诗歌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张贵;欧阳修的文学理论及其诗歌创作[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云婕;二皇甫诗歌创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46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146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f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