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圣之时者的仁德与智慧——“时宝钗”的含义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8 12:29

  本文关键词:圣之时者的仁德与智慧——“时宝钗”的含义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一字定评 回目 儒家 管理学 积极心理学


【摘要】:以往文章已指出"时"作为薛宝钗的评语出自"圣之时者"的语境,但缺乏深入分析,尤其是"时"如何在第五十六回"小惠全大体"中突出体现。本文认为"时"的含义在于仁德与智慧的结合,并以此分析文本。在第五十六回,薛宝钗重视下人福祉、强调德性高于利益,体现了对仁德的重视;她调动生产积极性、帮助选拔人才、把握自身角色等,体现了实践仁德的智慧。在其它章回,薛宝钗劝黛玉不要读邪书,以及帮助湘云、岫烟等行为,都体现着仁德与智慧的结合。对"时"字的分析,有助于理解薛宝钗的人物形象,也给管理学和心理学研究带来启发。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
【分类号】:I207.411
【正文快照】: 一、“时”的基本含义《红楼梦》第五十六回的回目“时宝钗小惠全大体”1,曹雪芹以“时”作为对薛宝钗的评价,概括薛宝钗最突出的特点。然而不同学者对薛宝钗之“时”的理解,却存在较大分歧。有的学者引用第五回所描写的“随分从时”2,有的则赞同脂批的“随时俯仰”3,也有学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冰虹;第三只眼睛中的薛宝钗[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刘春燕;20世纪薛宝钗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郭力华,冯光明;从角色理论看薛宝钗的悲剧[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侯守生;趣谈薛宝钗与猪八戒[J];文史天地;2005年01期

5 王会芬;;品评薛宝钗[J];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王景甫;;薛宝钗应该获得“普利策”奖[J];学理论;2008年13期

7 王祺;;论薛宝钗的处世艺术[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8 杨春燕;;薛宝钗与玫兰的形象比较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9 刘琼;;薛宝钗参禅之解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陈克勤;论薛宝钗性格[J];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中明;;化丑为美——论薛宝钗形象的塑造[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2 朱艳;;薛宝钗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对大学生的启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祝秉权;梅玫;;从“互看通灵金锁”看薛家母女的为人术——《红楼梦》第八回探味[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先锋;王熙凤VS薛宝钗 集权与人情式管理互应[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2 李光斗;“金陵三钗”难挽贾府大厦将倾[N];华夏时报;2010年

3 西洲;小说的事,,世上的事[N];文汇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爽;从薛宝钗形象看《红楼梦》文本的“潜在张力”[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99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199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c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