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的创伤解读—印第安族裔的创伤与身份重建
本文关键词:《飞越疯人院》的创伤解读—印第安族裔的创伤与身份重建
【摘要】:美国小说家肯·克西的代表作品《飞越疯人院》于1962年出版。小说以第一人称体验视角讲述了一个印第安混血儿勃鲁姆顿在精神病院中的一段生活经历,呈现了他从创伤到恢复的成长历程。小说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成为以挑战荒诞权威为主题的经典之作。肯·克西因为这部小说被誉为反文化运动的旗手。国内外学界对于这部小说的主题和叙事技巧都有所研究,笔者目前尚未发现从创伤理论对该小说进行解读的研究。本文试图以创伤理论和叙事学为理论基础,解读叙述者兼主要人物勃鲁姆顿的创伤。勃鲁姆顿所属的北美印第安民族有着悲惨的创伤历史,肯·克西通过叙述者创伤之后的描述与言说,呈现了美印第安族裔的典型代表勃鲁姆顿受创后的精神世界,以文学形式从个体微观角度生动再现了美印第安族群的创伤历史。勃鲁姆顿创伤恢复的历程以及他事后对该历程的讲述更是给其他受创个体尤其是当代美国本土印第安人提供了走出创伤的范例。对于受创个体而言,走出创伤的途径在于正视创伤经历,哀悼过去,直面现实生活;对于北美印第安人而言,他们所遭受的政治暴力已成为历史,当代印第安人走出创伤、重建种族身份的途径在于哀悼过去、正视历史,以维护本族裔传统文化为前提,积极将古老的传统与主流文化进行融合,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同时保存其文化传统,才能实现这一族裔在当今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敦贤;《飞越疯人院》的主题解析[J];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09期
2 韩雪涛;评析《飞越疯人院》[J];医学心理指导.校园心理;2004年04期
3 赵薇;;权力的运作与遮蔽——从电影《飞越疯人院》看福柯及其《疯癫与文明》[J];艺术广角;2009年01期
4 谭晓春;郭德艳;王庆勇;;《飞越疯人院》的解构主义分析[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陈艳龙;;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学对传统女性性别角色的解构——以肯·凯西的《飞越疯人院》为例[J];名作欣赏;2011年36期
6 李丽;;自由选择之路——解读《飞越疯人院》中麦克墨菲的自由思想[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吴晓芳;;谁飞越了疯人院?——《飞越疯人院》的福柯式解读[J];才智;2012年31期
8 靳瑜;;《飞越疯人院》二元对立意识形态的颠覆[J];东南传播;2013年05期
9 杨娜;余庆玲;;《飞越疯人院》中的话语转换和权力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11期
10 孙露露;;浅析《飞越疯人院》的反正统文化叙事[J];文教资料;2013年2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梅贤明 本报通讯员 陈玲玲;“飞越疯人院”的困境[N];人民法院报;2014年
2 自由撰稿人 卞乐;社会舆论何时才能“飞越疯人院”[N];东方早报;2011年
3 汪天艾;莱奥波尔多·马利亚·帕内罗:飞越疯人院[N];文艺报;2014年
4 张慧瑜;“温情”有余 “现实”不足[N];文艺报;2012年
5 记者 曾卫康邋廖靖文 通讯员 马向阳;“飞越疯人院”广州不吃香[N];广州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媛媛;《飞越疯人院》的黑色幽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 马立玲;《飞越疯人院》的创伤解读—印第安族裔的创伤与身份重建[D];黑龙江大学;2016年
3 徐斐斐;论电影《飞越疯人院》中的权力化身体[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4 马岢原;肯·克西《飞越疯人院》的福柯式解读[D];兰州大学;2012年
5 张海防;《飞越疯人院》中的异化主题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6 刘敬敏;福柯权力话语理论视野下《飞越疯人院》的解读[D];中南大学;2011年
7 李媛;《飞越疯人院》中疯癫形象的狂欢化解读[D];西北大学;2013年
8 左万芳;谁飞越了疯人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爽;试论《飞越疯人院》的原型表现手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张晓蓓;《飞越疯人院》的心理分析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66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266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