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汀小说《爱玛》的反讽特色
本文关键词:奥斯汀小说《爱玛》的反讽特色 出处:《语文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爱玛》这部小说被评为简·奥斯汀最伟大的作品,讲述了爱玛、哈丽特、简三个少女的爱情和生活故事。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就是反讽。本文针对《爱玛》的反讽特色进行研究,发现其反讽艺术主要体现在人物反讽、情节反讽、结构反讽、情境反讽和结果反讽五个方面。
[Abstract]:The novel "Emma" is named the greatest work of Jan Austin, and tells the love and life story of the three girls of Emma, Harriet and Jane. The greatest feature of this work is iron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irony in Emma, the iron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five aspects: character irony, plot irony, structural irony, situational irony and result irony.
【作者单位】: 河南城建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引言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她的笔下常常描写乡绅家庭中女性的爱情、婚姻和生活。《爱玛》是她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同她早期作品《傲慢与偏见》一样也是一部广受读者喜爱的一部小说。奥斯汀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反讽性。《爱玛》这部小说中也具有反讽特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翔;;从再现原文风格角度评《爱玛》两个中译本[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11期
2 步雅芸;;解读小说《爱玛》的写作技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S2期
3 郇芳;;叙事学视域下《爱玛》的反讽效果探析[J];芒种;2014年10期
4 周小群;;《爱玛》的主题及其启示[J];文教资料;2008年06期
5 邓铁;;从《爱玛》看不同阶层对集体道德的影响[J];作家;2009年02期
6 林文琛;《爱玛》反讽试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蔡威;;《爱玛》的女性意识解读[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黄立华;;自由间接话语:《爱玛》中的反讽与移情[J];求索;2006年12期
9 王琼;;运用合作原则分析《爱玛》中的反讽[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6期
10 何文静;;《爱玛》的叙事技巧[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分析《爱玛》中的反讽[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张敏;从语域理论看《爱玛》的中译本[D];郑州大学;2012年
3 刘晶晶;从《爱玛》两个中译本看译者的主体性[D];安徽大学;2012年
4 倪月梅;张经浩《爱玛》复译行为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5 肖芊;《爱玛》中性别语言差异的语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程珊珊;从关联论分析《爱玛》中主人公之间的误解[D];安徽大学;2012年
7 王玉双;论《爱玛》中的女性意识[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熊秋岭;利奇的礼貌理论与《爱玛》中的人物话语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鹏瑛;《爱玛》—救赎中的成长[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步雅芸;《爱玛》:一部典型的女性成长小说[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42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34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