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物语——论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本文关键词:茶文物语——论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出处:《福建茶叶》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在中国有47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文化长廊中绽放着耀眼的光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文化往来也更加紧密,近些年来,中国茶文化在世界文学领域的影响,为更多学者所关注,尤其是英美文学的影响,多年来一直是文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以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进行几方面分析,并以小说《吃碗茶》为例,对茶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影响进行剖析。
[Abstract]:Tea culture originated in China,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4700 years in China, in the world cultural corridor blooming dazzling splendor.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arrival of social inform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ea culture in the field of world literature has attracted more scholars' attention,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ea culture has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for many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 culture 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akes the novel "eat bowl te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ea culture o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接受研究》批准号:HB15WX010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华裔小说《吃碗茶》在华裔美国文坛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小说的整体架构与内涵具有浓郁的中国式家庭小说特点,而同时作品中的很多细节,又展现出了很多西方文学的特色,尤其是其中有关茶文化内容描写,完美地整合了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吃碗茶》最大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若茜;;“越界”与“回归”——20世纪末华裔美国文学的主题演变[J];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02期
2 蒲若茜;;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野[J];江汉论坛;2006年03期
3 蒲若茜;;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整合之路[J];华文文学;2006年05期
4 吴冰;;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5 吴冰;;华裔美国文学的历史性[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2期
6 凌津奇;;谈全球化背景下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01期
7 吴冰;;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问题[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01期
8 李鸿嘉;;华裔美国文学知识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9 刘艳辉;;关于华裔美国文学教学的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章燕;;论身份认同的流动性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体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裴水妹;;木兰关公在美国 论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传统历史人物的运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赵文书;;创造“华裔美国感性”——赵健秀的华裔美国文学评论与创作实践述评[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外成立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亚裔美国文学与华裔美国文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王逢振;文化视野中的文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7年
4 张子清;我观“华裔美国文学”[N];文汇报;2007年
5 吴冰;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一些思考[N];文艺报;2008年
6 秋叶;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新起点[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世文;“美国文学中的中国”[N];文艺报;2008年
8 王亚光;打开欣赏花香异域的窗户[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孙胜忠;走出误区,还文学批评本来面目[N];文艺报;2007年
10 陆薇;以哥特叙事烛照华裔美国文学[N];文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陆薇;渗透中的解构与重构:后殖民理论视野中的华裔美国文学[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金学品;呈现与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蒲若茜;族裔经验与文化想像[D];暨南大学;2005年
4 詹乔;论华裔美国英语叙事文本中的中国形象[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晶钰;“他者”—东方主义视角下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华人形象[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邢双双;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伟;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符号[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文晶;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一个尚待拓展的领域[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管艾艾;早期华裔美国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丽仙;华裔美国文学中“新的中国”话语[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逄怡青;华裔美国文学中隐喻的认知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芳;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中的回译问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9 李方;华裔美国文学的杂合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薛红;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文化身份认同[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62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36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