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嚎叫》:反叛性的文本与实验性的影像
本文关键词:《嚎叫》:反叛性的文本与实验性的影像 出处:《电影评介》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垮掉的一代” 金斯伯格 凯鲁亚克 电影作品 影视艺术 巴勒斯 反叛性 摩洛克 文学创作 《在路上》
【摘要】:正以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小说家杰克·凯鲁亚克和威廉·巴勒斯为核心成员的"垮掉的一代"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其影响显然不仅局限于文学创作,在文化、艺术、政治等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垮掉的一代"与影视艺术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1959年上映的根据金斯伯格、凯鲁亚克等创作的诗歌改编、并由他们出演的《拔雏菊》开始,至今与"垮掉的一代"相关的电影作品已有20部左右。在众多"垮掉的一代"电影中,有《地下人》《在
[Abstract]:The Bad Generation, with the poets Alan Ginsberg, the novelists Jack Kerouac and William Burroughs as the core members, rose in 1950s, and its impact was clearly not limited to literary creation. They are found in culture, art, politics, and so on. There is also an inextricable link between "the broken Generation"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art. Released since 1959, according to Ginsberg. Keluyak and other poetry adaptation, and by their "pull out daisies" began, so far with the "broken Generation" related to the film has been about 20. In many "broken Generation" movies. There are underground people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2;J905
【正文快照】: 以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小说家杰克·凯鲁亚克和威廉·巴勒斯为核心成员的“垮掉的一代”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其影响显然不仅局限于文学创作,在文化、艺术、政治等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垮掉的一代”与影视艺术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1959年上映的根据金斯伯格、凯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原伦;由刘毅然小说谈起[J];文学自由谈;1991年01期
2 张莉;;“垮掉的一代”与“80年代后”[J];河北自学考试;2006年01期
3 黄跃宁;浅析“垮掉的一代”文学[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王维倩;;寒山与美国“垮掉的一代”禅宗精神的契合[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吴琳娜;;“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反叛与社会建构身体观[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周化嫒;刘学琼;;也谈“垮掉的一代”——评《麦田里的守望者》折射出的战后美国青年思想[J];长城;2011年08期
7 贺莉;关于“垮掉的一代”文学研究的思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贺莉;“垮掉的一代”文学与现实主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夏贵清;;《嚎叫》和“垮掉的一代”[J];外国语文;1986年01期
10 韩寒;;没有“垮掉的一代” 只有“垮掉的房子”[J];意林;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亚平;“垮掉的一代”并没垮掉的启示[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2 徐剑梅;旧金山设立“垮掉的一代”文学博物馆[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早报记者 石剑峰;盖瑞·施耐德 我并不是“垮掉的一代”[N];东方早报;2009年
4 刘晓莉;“8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他们作证[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志灵;不担心“垮掉的一代”,担心“被垮掉的一代”[N];检察日报;2012年
6 沈大力;“垮掉的一代”又重来[N];光明日报;2012年
7 叶玮华;不要把“垮掉”的帽子乱扣[N];贵阳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立嘉 本报记者 张慧丽;“80后”:中国版“垮掉的一代”?[N];市场报;2005年
9 林子水;40年交情再现“垮掉派”领袖人生[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10 艾华林;“垮掉的一代”正在崛起[N];文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国庆;“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当代文学[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郭远飞;从迷失到重建[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2 孔小刚;解读“垮掉的一代”[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宋剑豪;反叛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和“顽主”形象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曹婧;“垮掉的一代”对中国当代文学及文化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5 刘玉兰;“垮掉的一代”之“在路上”情结[D];青岛大学;2008年
6 尤晓悦;美国“垮掉的一代”与日本太宰治等作家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李凯华;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控[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8 陈琦;“垮掉一代文学”与“中国80后文学”的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9 燕奉青;虚假的反叛者与被操纵的文化符号[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69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36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