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茨小说《泥女人》中政治机制下的战争美学转向
本文关键词: 欧茨 泥女人 战争美学转向 政治机制 出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借鉴哲学与美学转向理念,对小说《泥女人》中政治机制下的战争进行审视,展现了战争美学转向及呼唤正义良知的文学创作宗旨。小说揭示了个体意识与美国现代社会管制秩序的对峙,巧妙地规避了对残酷战争的真实叙述,从战争美学转向体现反政治化的抗议与反战争化的偏嗜,以独特的凄美感与悲剧感将矛头指向战争的发动者。小说以隐含的战争怜悯揭露个体战争创伤,质疑与解构政治统治者的战争决策轨道。
[Abstract]:The American writer Joyce Carroll Oates, drawing on the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 turn of ideas, examines the war under the political mechanism in the novel "Mud woman". The novel reveals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American modern social control order and cleverly avoids the true narration of the cruel war. From the aesthetics of war to reflect the anti-politicization of protest and anti-war bias, with a unique sense of sadness and tragedy to point at the initiator of the war. The novel reveals the individual war trauma with implied pity of war. Question and deconstruct the political rulers of the war decision-making track.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基金重点项目“欧茨近期小说研究”(2014CWX021)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是美国当代文坛上经久不衰的创作大师。《泥女人》(Mudwoman,2012)是其近期作品之一,离奇的故事情节展示了欧茨丰厚凝重、澈灵隽永、曲折离奇的“怪诞显微”写作艺术手法(王弋璇2015:84)。《泥女人》的创作背景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雅芳;读欧茨近作《自我封闭》[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5年03期
2 汪海如;人生的探索,艰难的历程──读欧茨的小说《奇境》[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3 杨丛道;;欧茨小说中的暴力内涵[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22期
4 杨华;论欧茨小说女性塑造的独特视角[J];求索;2005年05期
5 杨华;暴力下的女性天空——论欧茨小说中女性意识表达的独特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王阿芳,王新杰;悲哀的夏娃——欧茨小说中的悲剧性女性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刘军;;欧茨作品在中国的译介[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4期
8 刘飞兵;杨华;;从悲剧的产生到生存的探询——论欧茨创作中的觉醒意识[J];求索;2007年07期
9 刘英;栾红敏;;学术竞争与群体关怀:乔伊斯·凯洛·欧茨的“学院小说”主题探究[J];外语教学;2008年03期
10 张贞宣;;永无休止的暴力循环——从莫琳看欧茨笔下的暴力世界[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赵凝;欧茨:“严肃文学”作家从不拒绝畅销[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2 张熙邋史国强;乔·卡·欧茨:既通俗又严肃的女作家[N];辽宁日报;2008年
3 林斌;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的犹太寻根[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李霆鸣;穿裙子的福克纳[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戴新伟(《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编辑);把库切给“一锅端了”[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杨建玫;关于欲望与控制的黑色童话[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许晶;对他者之爱[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王弋璇;暴力与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杨建玫;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论欧茨作品中暴力的内涵[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亢娜;《大瀑布》的自然主义主题解析[D];辽宁大学;2015年
3 萨日娜;欧茨《奇境》中的女性话语权力建构[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李镁;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笔下的美国犹太女性形象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栾国欢;《我的妹妹,我的爱》中家庭悲剧的伦理解读[D];青岛大学;2015年
6 张敏;欧茨小说《他们》的暴力主题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7 黄慧;乔伊斯·卡洛尔·欧茨《至点》中的精神暴力[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熊碧云;论欧茨小说中人物的怨恨情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yN;从《狐火》看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对传统“性政治”的反叛与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程亚丽;欧茨小说中城市女性的困境与自救[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49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449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