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契诃夫”时代的经典之作——论弗里埃尔《后戏》的艺术特色
本文关键词: 布莱恩·弗里埃尔 契诃夫 改编剧 《后戏》仿作 出处:《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布莱恩·弗里埃尔是当代世界级戏剧大师之一。他在戏剧创作上深受契诃夫的影响,素有"爱尔兰的契诃夫"之称。弗里埃尔不但在其独创剧中汲取契诃夫戏剧艺术精华,而且还创作了多部基于契诃夫戏剧的改编剧。《后戏》是弗里埃尔戏剧遗产中最为别致的一部。该剧介于独创与改编之间,通过大胆想象演绎了一段契诃夫戏剧人物后传。作为一部艺术上的精致仿作,该剧无论在艺术风格、审美形态还是人物塑造上,均可谓"后契诃夫"时代"最具契诃夫意味"的经典之作。
[Abstract]:Brian Freier is one of the world class contemporary theater masters. He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Chekhov in his dramatic creation. Known as "the Chekhov of Ireland", Freier not only absorbed the essence of Chekhov's dramatic art in his original play. Moreover, he has also created a number of modified screenwriters based on Chekhov's dramas. Post-play is the most unique one in the Drama Heritage of Friel. The play is between originality and adaptation. Through bold imagination deduces a section of Chekhov drama character biography. As a fine imitation of art, the play is no matter in artistic style, aesthetic form or character shaping. Both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most Chekhov classic in the post-Chekhov era.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基金】:石河子大学中青年培育基金项目“跨文化视域下弗里埃尔对契诃夫戏剧的接受及其启示”(项目编号:RWSK15-Y2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2.073
【正文快照】: 一2015年10月2日,素有“爱尔兰的契诃夫”[1](P.180)之称的一代戏 剧大师布莱恩·弗里埃尔(Brian Friel)辞世,享年86岁。作为契诃夫艺术的卓越继承者,弗里埃尔既有成功借鉴契诃夫戏剧创作艺术而享誉世界的独创剧,如《贵族》(Aristocrats,1979)、《信仰治疗者》(Faith Healer,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法]皮埃尔·本肯潘作品[J];美苑;1996年06期
2 ;执着[J];当代体育;2008年15期
3 ;我想吃两块[J];家庭与家教;2008年05期
4 乔晶晶;圣埃尔莫[J];世界美术;2002年03期
5 约翰·加登·卡斯特罗;郑英锋;李临爱;;精神、个性与历史——马丁·皮埃尔的雕塑[J];世界美术;2008年04期
6 玛丽·居里,左明彻;怀念彼埃尔[J];中文自修;2005年02期
7 泰泰;自由的鼓击——记爵士乐大师埃尔文·琼斯[J];音乐爱好者;2004年12期
8 娄莉;;埃尔韦·迪·罗沙的朴实艺术[J];世界美术;2013年04期
9 ;埃尔伯德国冬天的神话[J];当代体育;1999年07期
10 健翔;比埃尔霍夫,今天不回家[J];足球世界;199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Noray Karanei;;土耳其:什么使得妇女行动起来[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2 刘晋晋;;反符号学视野下的语词与形象——以詹姆斯·埃尔金斯的形象研究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严明;守护穷人的“皮埃尔神甫”,走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张闳;曼古埃尔的镜中奇遇记[N];文汇报;2007年
3 克劳迪亚·布莱-豪赫(Claudia Blei-Hoch);一个时代的观察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记者 郑金发 怀成波;土耳其总统授权埃尔多安组阁[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葛之;埃尔德什:生无所息[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本报专稿 刘旭东;凯茜·埃尔兰:从超级名模到商业才女[N];世界报;2007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张奔斗;地球人埃尔斯[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8 本报实习生 曾光;马努埃尔·菲尔盖雷斯:和作品一起来中国“旅行”[N];中国艺术报;2012年
9 一茗;埃尔德什:不会系鞋带的数学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蒋山;中法芭蕾明星的聚首与分别[N];中国艺术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梦圆;皮埃尔和吉尔作品解读[D];鲁迅美术学院;2015年
2 戴琦;论歌剧《埃尔纳尼》中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89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489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