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文学批评理论观照下的夏目漱石《心》的作品解读

发布时间:2018-02-10 21:02

  本文关键词: 夏目漱石 《心》 文学批评理论 出处:《语文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文学理论及实践中,人始终掌握着话语权。一直以来我国对日本文学的研究都以社会意义作为研究重点,积极挖掘作品与作者之间的联系。然而随着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文学批评也有了新的发展动态。本文立足于文学批评理论关照,对文学批评理论关照下的日本文学,以及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品《心》进行了解读。
[Abstract]:In lite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man always holds the right to speak. The study of Japanese literature in China has always focused on social significance and activel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s and author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odernism, With the rise of postmodern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terprets the Japanese literature under the care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and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Natsumi Shu-shi.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313.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成;夏目漱石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影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01期

2 高宁;虚像与反差——夏目漱石精神世界探微[J];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02期

3 李艳梅;夏目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叶琳;对明治末期知识分子心灵的探索——试析夏目漱石的小说《心》[J];外语研究;2003年04期

5 李淑芝;《明暗》——夏目漱石创作的新突破[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刘立善;夏目漱石的“非人情”[J];日本研究;2005年03期

7 马英萍;;终日行而未曾行——浅谈夏目漱石的《点头录》和军国主义批判[J];东北亚论坛;2006年02期

8 李素;;从夏目漱石《心》中的人物自杀现象透析日本人的生死观[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李光贞;;厌战:夏目漱石精神世界探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高洁;;迎合与批判之间——论夏目漱石的“满韩ところどこ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高鹏飞;;夏目漱石与汉文学[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吴光辉;;试论夏目漱石的禅诗意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梦;;试论夏目漱石“自己本位”向“则天去私”的转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林少华;夏目漱石和他的《心》[N];文汇报;2000年

2 沈宇;回望的眼光[N];文艺报;2014年

3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理性客观地观察我们的邻居[N];深圳特区报;2011年

4 张秋红;夏目漱石的《我是猫》[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刘迪 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日本的自卑与自傲[N];东方早报;2007年

6 马小虎;用“心”去死[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7 欧南;夏目漱石与《梦十夜》[N];黑龙江日报;2004年

8 林少华;文学翻译:美、审美与审美忠实[N];文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张小玲;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孙放远;鲁迅与夏目漱石[D];吉林大学;2012年

4 马英萍;近代化语境下的漱石文学与禅[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燕;夏目漱石汉诗小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夏爱元;论夏目漱石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性生存模式[D];湘潭大学;2006年

3 王茜;关于夏目漱石“余裕论”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4 魏中莉;夏目漱石《过了春分》论[D];苏州大学;2011年

5 王玉;夏目漱石《道草》论[D];苏州大学;2011年

6 励健;关于夏目漱石作品中的金钱[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高露;启蒙视域下的现代性诉求与反思[D];河北大学;2015年

8 郝f伨,

本文编号:1501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501426.html

上一篇:“剧  
下一篇:近期上海文学创作一瞥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7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