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语言的戏仿与异乡人的书写三昧——横山悠太新作《我似猫》评析

发布时间:2018-03-03 09:05

  本文选题:横山悠太 切入点:《我似猫》 出处:《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因为采用中日文混杂的语言文体写就,又戏仿夏目漱石《我是猫》的叙事技巧,横山悠太的小说《我似猫》一俟荣膺日本群像新人文学奖就引发中日两国文坛的关注。本文选取该著日文版和中文译本的小说语体为着眼点,揭示该作表面上呈示了人物交叉体验中日两国文化过程中的趣闻轶事,实际上隐喻了跨文化亲历者所面临的文化身份丧失的困境:被一种文化同化的同时疏离之前处身的文化,而且始终无法与任何一种文化完全交融,最后成为两种文化共同的异乡人。
[Abstract]:Because it is written in a mixed Chinese and Japanese language style, and parodies the narrative skills of Naturai Shu-shih, "I am a Cat," The novel "I like Cat" by Yuki Yokota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both Chinese and Japanese literary circles as soon as it won the New Literature Award for Japanese figur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ovel style of the Japanese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novel. On the surface, it reveals the interesting anecdotes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experienc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fact, it is a metaphor for the dilemma of the loss of cultural identity faced by those who have experienced cross-cultural experiences: assimilation by a culture and alienation from the previous culture. And always unable to fully blend with any culture, and finally become the two cultures of the same alien.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江西省人社厅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多元文明观与日本文学史书写”(2016KY30) 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资助课题(16337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313.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如珍;;戏仿:一种难以回避的话语表达方式[J];艺苑;2009年05期

2 张悠哲;;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戏仿现象研究述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程军;;超文性戏仿:一种独特的“互文”与“对话”体裁[J];文艺评论;2013年09期

4 程军;;戏仿的夸张机制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5 程军;;戏仿与讽刺:两个家族相似概念的比较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程军;;西方文艺批评领域“戏仿”概念的界定[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程军;;当代戏仿的兴盛与经典的“危机”[J];天府新论;2013年06期

8 程军;;论戏仿的讽刺锋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赵倩;;“戏仿”的概念内涵及流变[J];语文学刊;2010年22期

10 李芳;;文学经典的戏仿化[J];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曹燕飞;;戏仿合法性之讨论——以利益衡量为工具[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李东樵;;论《白噪音》的后现代主义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种洁;另类创新力的“戏仿”与娱乐有“度”[N];文艺报;2006年

2 杨友苏;时尚戏仿载体对生存的奇特拷问[N];文汇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汪闽燕 本报实习生 高笛;港将修法确定“戏仿”作品是否侵权[N];法制日报;2013年

4 陈玫莹;戏仿自由岂能游走在版权的边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坤宁;华夏社网络文学出版渐成规模[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查鸣;戏仿文学的喜剧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维维;琳达·哈琴的后现代戏仿理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徐传达;互联网冲突性议题中网民评论的戏仿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雪雯;文化视域下的戏仿摄影图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傅洋;戏仿、改编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5 赵琳琳;后现代视角下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女性文学中的戏仿和解构[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李祖威;新媒体时代的戏仿类网络微电影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6年

7 胡非玄;超文性戏仿理论试说[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8 邢立丽;戏仿概念的历史流变和理论内涵[D];辽宁大学;2012年

9 陈凌浩;戏仿作品的保护与限制[D];暨南大学;2013年

10 赵涵;当代文学艺术中的戏仿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60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560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b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