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文学之文化身份研究述论
本文选题:美国华裔文学 切入点:文化身份 出处:《江淮论坛》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领域中,文化身份一直是学界研讨的核心词汇。尤其是进入全球化快速发展的21世纪,大量跨越边界、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流动更使得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尤为突出。从文化身份概念、时空属性和抗争属性三个方面可对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进行系统性梳理,并分析全球化对文化身份问题的影响及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身份的发展属性。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cultural identity 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word in academic circles. Especially in 21th century, when globalization developed rapidly, a large number of countries crossed the border. The flow of nationalities and regions makes the issue of cultural identity especially prominent.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cultural identity concept, space-time attribute and resistance attribute, the cultural identity problem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can be systematically sorted out. It also analyzes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development attributes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增美;;批评视角的转换:美国华裔文学的“美国化”特征[J];学术交流;2008年02期
2 蒙柱环;;文化镜像与华人身份建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问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4 徐颖果;美国语境里的中国文化:华裔文化[J];南开学报;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英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探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7年07期
2 邹怡;王自超;;微传播语境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挑战和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12期
3 杨益;;微时代条件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年27期
4 华山;;“微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J];江淮论坛;2017年04期
5 陈彦虎;;职中学校“互联网+教师与学生”的共育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年14期
6 罗琪;;“微时代”条件下大学生主体性困境及提升研究[J];南方论刊;2017年03期
7 黎益君;;“微时代”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8 刘桂英;;智能手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与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09期
9 张东亮;;微时代下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10 夏海燕;;反思与建构:开放德育视域下的高校价值观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龙海;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中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2 程爱民;论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阶段和主题内容[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林涧,戴从容;华裔作家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及归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陈蕾蕾;谭恩美和美国主流意识形态[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3期
5 肖薇;文化身份与边缘书写——从华裔女作家看华人写作的特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雷蒙·威廉斯,赵国新;文化分析[J];外国文学;2000年05期
7 张汝伦;文化视域中的全球化理论──罗兰·罗伯逊的全球化理论简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英剑;命名·主题·认同——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张典;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新视角——评胡勇的专著《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04期
3 胡勇;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综述[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首作帝,李晓梅;根的意义——由《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说开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张龙海;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中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6 陈爱敏;美国华裔文学经典的显现[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2期
7 张卓;;美国华裔文学生产的历史语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陈爱敏;;表征与反表征——兼论美国华裔文学的表征实践[J];外语研究;2008年06期
9 陈洁;;美国华裔文学研究领域的奇葩——《美国华裔文学史》评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美国华裔文学国际研讨会预备通知[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爱华;朱莉;;后殖民视野下华人历史记忆尘封残片的再现——美国华裔文学作品述评[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刘玉波;美国华裔文学之母 王玉雪逝世[N];文艺报;2006年
2 中央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郭英剑;当代美国华裔文学方兴未艾[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马航飞;美国华裔文学:旧矛盾与新困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郭英剑;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N];文艺报;2004年
5 海波 汝成;是文化泡沫,,还是有名有实?[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卓;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D];苏州大学;2006年
2 张琼;矛盾情结与艺术模糊性[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欢;早期美国华裔文学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黎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郝金金;文化预设视角下美国华裔文学的翻译研究[D];济南大学;2016年
4 初阳;从散居文学理论看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观照[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陈鲲;不同时代背景下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身份[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战静钰;美国华裔文学中华裔种族身份的历史嬗变[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7 乔程;美国华裔文学文化身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唐书艳;美国华裔文学中身份与声音问题探析[D];南昌大学;2012年
9 张羽;美国华裔文学中女性身份的建构[D];安徽大学;2011年
10 陈红霞;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64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56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