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亭亭小说中的共同体意识
本文选题:美国华裔文学 切入点:汤亭亭 出处:《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评论界对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小说多从女性主义、身份和文化认同、反战等视角出发。然而通读其三部小说及访谈录就不难发现,汤氏对女性生命的主体构建、男性移民的集体身份重塑以及对人类和而不同的精神家园的想象无不指向共同体社群的构建,也就是说贯穿汤氏小说的深层叙事是对共同体的渴望。
[Abstract]:Critics of Chinese-American writer Kingston's novels are mostl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minism,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ti-war, etc. The collective identity remodeling of male immigrants and the imagination of different spiritual homeland of human beings all poi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ommunity, that is to say, the deep narration that runs through Tang's novels is the desire for community.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基金】:浙江省社科联课题“全球化语境下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作品中的‘和’思想研究”(2013B113)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汤亭亭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Z175C05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礼;汤亭亭:《第五部和平之书》[J];外国文学;1994年05期
2 张晓华;众声喧哗的后现代剧场——论汤亭亭小说的后现代品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徐颖果;汤亭亭《第五和平之书》的文化解读[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4期
4 黄芙蓉;虞建华;;论汤亭亭文本的口承叙事特征[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3期
5 王静;邓楠;孙建中;;双性思维构建和谐——论汤亭亭《中国佬》中的雌雄同体创作意识[J];电影文学;2007年22期
6 孙银娣;;汤亭亭小说的互文性阅读[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周颖;;重塑华人新形象——试析汤亭亭《孙行者:他的伪书》中主人公阿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8 金烁锋;韩健;;“和”之声——汤亭亭作品《第五和平书》分析[J];理论界;2008年04期
9 彭秋实;韩照菊;;互文性理论视野下的汤亭亭写作[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4期
10 张缵;;论汤亭亭小说《中国佬》中的文化悖论[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迎欣;;变形的中国“龙”——《中国佬》的形象学阐释[A];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总第五十一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徐颖果;汤亭亭中西方文学传统之再阐释[N];文艺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晋悦;汤亭亭:所有的老兵都痛恨战争[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杨春;汤亭亭拒绝美国评论家的“文化误读”[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徐颖果;化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N];文艺报;2005年
5 蒲若茜;服从强势文化是危险的选择[N];文艺报;2004年
6 刘建华;开创华裔和人类的未来[N];文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1610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610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