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堂》中人物特征与写作风格探析
本文选题:人物特征 切入点:菲茨杰拉德 出处:《语文建设》2017年26期
【摘要】:正美国20世纪作家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人间天堂》融合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所用题材和表现手法十分丰富,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本文就小说中人物的特征以及小说的写作风格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研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提供借鉴。一、人物特征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带有自传性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多源于作者的生活经历。作为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
[Abstract]:Fitzgerald's novel Paradise on Earth, a novel written by American writer of the 20th century,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and uses rich themes and techniques of express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novel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Fitzgerald's novel. The characters of Fitzgerald's novels are autobiographical, and the characters and storylines in the novels come from the author's life experience. As the author's first novel, "Man"
【作者单位】: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论《坠落的人》中的人物特征及其意义[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年01期
2 杜海芳;王海波;;《最危险的游戏》中的矛盾冲突及人物特点分析[J];作家;2013年12期
3 李求真;;《飘》中斯嘉丽的人物特征及命运归因[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4 陈小云;;《人的命运》的哲理视角分析[J];科技风;2008年03期
5 郭晓洋;;堕落的世界——评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樊晓丽;;崛起——衰落——复兴——浅析“菲茨杰拉德现象”[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何宁;;菲茨杰拉德研究与中国[J];外语研究;2008年01期
8 张牧潇;;异化的悲歌——菲茨杰拉德与其小说中人物的生存方式[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程锡麟;王安;;当代西方菲茨杰拉德研究综述[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02期
10 陈爱华;;菲茨杰拉德研究(一九八一-一九九0年)[J];东吴学术;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田园;;堕落的花朵——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群像看菲茨杰拉德对女性偏见的成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 黄昱宁;推开菲茨杰拉德之门[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苏往;他们不是菲茨杰拉德的同路人[N];文艺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柳青;罗曼史的假面和光环下的狼藉[N];文汇报;2013年
4 赵松;缓期执行的崩溃[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记者 康慨;美国怨妇战胜比利时美女,赢得龚古尔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陈慧稚;“前方有不适内容,阅读需谨慎”[N];文汇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玮;菲茨杰拉德与消费文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晋雅;从消费文化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D];辽宁大学;2015年
3 王威;模仿与超越《黑暗的心》与《了不起的盖茨比》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4 孟瑜;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消费场”[D];江南大学;2015年
5 黎旋;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6 符俊华;黛西的堕落[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秦祥涛;迷惘与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庭化;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的空间形式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高捷;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影像叙事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郑龙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下张爱玲与菲茨杰拉德作品的比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66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66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