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文学的创伤记忆及其文化表征——以比利时华文作家章平的中篇小说《狗肉的道歉》为例
本文选题:新移民文学 切入点:创伤记忆 出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摘要】:在后殖民语境下,华人新移民的个体隐伏创伤也会上升为集体创伤,从而形成某种文化创伤。华人新移民创伤记忆形成背后的原因有现实生存的困境以及置身于另一重文化空间所产生的文化冲突等,而对创伤记忆的宣称和文学书写本身就是创伤记忆的一种文化表征。
[Abstract]:In the post-colonial context, the individual trauma of the new Chinese immigrants will also rise to collective trauma. The reasons behind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umatic memory of the new Chinese immigrants are the dilemma of living in reality and the cultural conflict caused by exposure to another cultural space. The claim and writing of traumatic memory itself is a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traumatic memory.
【作者单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在东欧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批准号:15YJC751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批准号:11&ZD111)
【分类号】:I564.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晖;突围与超越——全球化语境中新移民文学定位的基本思路[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王晖;冲突·认同·变迁——全球化语境中新移民文学民族性问题探讨[J];华文文学;2004年04期
3 徐康;;从蓓蕾初绽到繁花似锦——略论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的发展态势[J];当代文坛;2006年02期
4 徐康;;从蓓蕾初绽到繁花似锦——略论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的发展态势[J];华文文学;2006年01期
5 王晖;;新移民文学20年的发展演变[J];华文文学;2007年01期
6 陈国恩;;澳门新移民文学的语境及发展前景[J];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03期
7 杨利娟;;“新移民文学”的文化嬗变[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胡铂;吴芹;;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形象[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年03期
9 陈玉珊;;一方文学沃土,多维学术空间——北美新移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华文文学;2008年06期
10 王列耀;;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另类亲情”[J];文学评论;200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刘登翰;关于“新移民”和“新移民文学”[N];文艺报;2007年
2 少君;新移民文学成熟的时代来临[N];文艺报;2007年
3 公仲;新移民文学何以仍受“歧视”[N];文学报;2005年
4 [美] 旅美作家 海外文学评论家 陈瑞琳;海外新移民文学的艰难开拓[N];文学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1684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68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