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天狼星诗社的创作心理探究
发布时间:2018-04-04 18:15
本文选题:马华文学 切入点:天狼星诗社 出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9期
【摘要】:诗歌的生成过程一般是指诗人的内心感受外化为诗歌文本的过程。天狼星诗社作为20世纪70年代崛起于马华诗坛的重要文学流派,融汇了古典与现代的表达技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性现代主义书写,其创作心理非常值得探究。本文认为"社会因素的影响"、"心理平衡的追求"以及"自我实现的渴望"是天狼星诗社的深层心理创作驱动力,是其内心感受转化为诗歌文本的关键因素。
[Abstract]:The forming process of poetry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process that the poet's inner feelings are externalized into poetry texts.Sirius Poetry Society, as an important literary school that rose in Mahua poetry in 1970s, combines classical and modern expression skills and forms unique Chinese sex modernism writing, and its creative psychology is worth exploring.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factors", "the pursuit of psychological balance" and "the desire for self-realization" are the deep driving forces of the psychological creation of Sirius Poetry Society, and are the key factors for their inner feelings to be transformed into poetry texts.
【作者单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绍兴文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海外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项目编号:17AZW02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338.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辰;;简论民俗在创作心理中的建构[J];吕梁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吴野;创作心理活动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3 梁安全;文艺创作心理的三重性及其结构[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4 李戎;;论情感对创作心理机制的影响[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5 普丽华;;“苦闷的象征”——郭沫若《瓶》的创作心理破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6 木子;;创作心理中的无意识动机——荣格、阿德勒心理动力学初探[J];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7 马振涛;;济慈论创作心理[J];飞天;2009年24期
8 谢海泉;艺术创作的情感体验[J];江淮论坛;1982年04期
9 苏畅;;“禁闭”母题与福克纳的创作心理[J];兰州学刊;2006年04期
10 许习;李昆峰;;弗洛伊德理论视角下的《小城畸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本文编号:1711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71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