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在异乡》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8-04-29 13:26
本文选题:认知语言学 + 海明威 ; 参考:《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07期
【摘要】:为了加深对海明威文学作品的理解,在分析海明威文学作品概述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选取《在异乡》具体节选部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在异乡》这部小说创作中的运用,最终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Abstract]: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Hemingway's literary work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emingway's literary works and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author chooses the specific excerpts of "in another place" to analyz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ory in the creation of the novel, and the ultimate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works.
【作者单位】: 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陈炜;宋先红;;足球报道中的战争隐喻分析[J];语文学刊;2012年08期
2 易明珍;隐喻的认知与文化[J];柳州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3 梁茂成;论习语语义形成过程中的隐喻理据——从“面部”说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李亚民;进行体的认知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丁磊;;“UP/DOWN”和“上/下”的地位隐喻分析[J];现代交际;2013年04期
6 凌剑春;;试论认知语言学下的翻译[J];琼州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尚云龙;;“新三字习语”的认知解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付红杏;;散射型虚构运动之方向路径——中英文表达的差异[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33期
9 李宝珠;王翔;;从认知角度解读济慈诗歌中的死亡隐喻[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04期
10 杨智渤;;“通常”与“常常”的凸显差异[J];汉语学习;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肖华云;俞士汶;;文学作品中的颜色词分布探析[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璐;「かく」多义构造及家族动词语义扩展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20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82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