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门罗叙事策略观照的女性观
本文选题:艾丽斯·门罗 + 《少女和妇人的生活》 ; 参考:《当代外国文学》2017年01期
【摘要】: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斯·门罗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是其1971年发表的《少女和妇人的生活》。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从貌似主观、片面的当事人角度还原黛儿从少女到成年女性的成长历程,再现了女主人公应对加拿大朱比利小镇保守社会环境挑战的全过程。阅读体验表明,这种限制性叙事手法为作者生动、真实地传递其耐人寻味的非传统女性主义的女性观发挥了重要作用。读者在了解男性主导的加拿大朱比利小镇生活的同时,感受到黛儿·乔丹从幼稚女孩到成熟女性这一快乐而痛苦的蜕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然而复杂的心态以及所释放的日渐独立的女性思维。
[Abstract]:The only novel written by Canadian Nobel Prize winner Alice Monroe is Life of Girls and Women, published in 1971. In this novel, the author uses the first person narrative, from the seemingly subjective, one-sided parties perspective to restore the growth of Dale from teenage girls to adult women. It reappear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heroine dealing with the challenge of conservative social environment in Jubilee, Canada. The reading experience shows that this restrictive narrative techniqu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uthor's vivid and true transmission of her unconventional feminist view of women. As readers learn about life in the male-dominated town of Jubilee, Canada, I feel the natural and complex mentality and the gradually independent female thinking that Dale Jordan show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happy and painfu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childish girl to the mature woman.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一般项目“艾丽丝·门罗新现实主义研究”(14BWW03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霞;;艾丽思·门罗的新作《太多快乐》[J];外国文学动态;2010年02期
2 麦克思·里塞;周煦良;;门罗:《艺术的进化和其他文化史学说》[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3年11期
3 林小颖;;爱丽丝·门罗:我没有一天停止写作[J];青年博览;2014年04期
4 于晓威;邹军;苏妮娜;;门罗,撩动文学的神经[J];艺术广角;2014年02期
5 艾晓明;柯倩婷;冯們們;;她们读门罗[J];华文文学;2014年01期
6 西门媚;;门罗获奖能改变什么[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3年11期
7 张学祥;;《洛克堡风情》之于门罗的特殊意义[J];山东文学;2013年12期
8 赵庆庆;;像海狸一样勤奋和坚守——门罗漫记[J];西部;2014年01期
9 谢文雄;;门罗与中国[J];文化交流;2014年01期
10 陈晓明;;于细微处见小说艺术——略谈门罗小说集《逃离》[J];群言;201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 郑龙;门罗小说:一种内心的向往[N];中国艺术报;2013年
2 江苏省沭阳县 孙仲;门罗作品不赶工是理性选择[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彭波;透过门罗的观察镜[N];中华读书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张春铭;爱丽丝·门罗:从小镇走向诺奖[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吴小曼;门罗的力量[N];华夏时报;2013年
6 姜伯静;门罗获诺奖的启示[N];人民公安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李婧璇 编译;门罗:得到掌声好过被嘘下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8 顾文豪;门罗的精准仿若利刃[N];中国经营报;2013年
9 ;爱丽丝·门罗:人类的关系和心理之谜,就是文学的本质[N];文学报;2013年
10 ;门罗在中国[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璇绚;艾丽丝·门罗后期小说的开放性特征[D];河北大学;2015年
2 刘鑫易;爱丽丝·门罗的《逃离》中的前景化特征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3 饶宁宁;逃离:身份的探寻[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4 陈思;内心自由的追寻[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5 何易;家园的忧思与追寻:生态批评视阈中艾丽斯·门罗的短篇小说创作[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梁田田;性别伦理视角下的爱丽丝·门罗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岩;浅论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中平凡女性的人生境遇[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8 周厉;“女性意识”与爱丽丝·门罗小说关联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9 陈晓璐;身份含混、困境逃离和浸染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胡月;《逃离》中女性人格建构的心理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35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83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