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比较文学视野下《消失的地平线》解析

发布时间:2018-05-08 11:38

  本文选题:比较文学 + 《消失的地平线》 ; 参考:《语文建设》2016年18期


【摘要】:比较文学史研究文学发展必不可少的理论原则,对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我们能够从《消失的地平线》这本书中找到更多互补和异质的东西方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东西方文化发展的规律。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principles essent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lay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e can find more complementary and heterogeneous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from the lost Horizon, which will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宏伟;;香格里拉:乌托邦表层下的意识形态形象——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看《消失的地平线》[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唐宁宁;;浅谈《消失的地平线》[J];现代交际;2013年07期

3 郭文丽;;他者视野下《消失的地平线》解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2期

4 安飞飞;;《圣经》视野下的《消失的地平线》解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5 史倩;;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陈欣冬;;中国的香格里拉,西方的理想乌托邦——解析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J];作家;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素蓉;;基于语言认知的角度透视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J];语文建设;2016年24期

2 孙乔;;比较文学视野下《消失的地平线》解析[J];语文建设;2016年1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慧珊;;一个意识形态化与乌托邦的混合体——试论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2 李玲;;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评《消失的地平线》[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冯涛;;二十世纪的神话——评《消失的地平线》[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4 曹明伦;;Translation Studies在中国的名与实——兼谈翻译学的学科范围和界线问题[J];上海翻译;2006年03期

5 张宽;;香格里拉围城:神话·小说·电影[J];东方丛刊;2006年01期

6 尹德翔;;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J];文艺评论;2005年06期

7 费小平;译介学:概念 渊源 对象 批评[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刘洪涛;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孟华;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J];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04期

10 刘耘华;文化视域中的翻译文学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俊山;现代文学史研究:长时段·中国化·过渡性[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1期

2 舒敏;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最新优秀成果[J];前线;2001年09期

3 佴荣本;论文学史研究的对象和性质[J];江海学刊;2003年02期

4 张荣翼;;文学史研究笔谈[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温潘亚;;论近年来我国文学史研究中的重逻辑倾向[J];江海学刊;2007年03期

6 李孝弟;;不在场主体的遮蔽——关于文学史主体界定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汪涌豪;;文学史研究的边界亟待拓展[J];文学遗产;2008年01期

8 韩晓;;机遇、思路与方法——文学史研究与课程教学的对应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文学史研究》1982年总目[J];史学史研究;1983年01期

10 曾繁仁;;文学史研究方法之我见[J];文史哲;198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长华;;中国文学史研究和文学史教材编写漫议[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丸山f;木山英雄;张铁荣;李岫;牧阳一;;现代文学史研究漫谈[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罗云锋;;历史理论视野下的文学史分期观念考察[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4 李晓峰;;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重要突破[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5 田本相;;文学史的哲学思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6 董丁王;;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5)[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霍松林;文学史研究者的历史使命[N];光明日报;2014年

2 黄晓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百年回顾与瞻望[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演讲人 刘跃进;追问文学史研究的意义[N];人民政协报;2014年

4 吴相洲;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化与方法的更新[N];文艺报;2001年

5 陈子平;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N];文艺报;2001年

6 许振东;文学史研究的新转向[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报道组 朱跃军;武义草根文人填补文学史研究空白[N];金华日报;2012年

8 李开军;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创获[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9 许苗苗;专家研讨区域文化和省区文学史研究现状[N];文艺报;2009年

10 上海大学 董乃斌;文学史研究的叙事视角和贯穿线[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殷宪力;他者视域下的中国文学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61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861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0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