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从“纲纪”到“理性”——论伏尔泰《中国孤儿》中的社会政治伦理

发布时间:2018-06-10 08:32

  本文选题:伏尔泰 + 《中国孤儿》 ; 参考:《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18世纪法国思想巨擘伏尔泰的"理性"是一种能识别"假""恶"和"真""善"的能力;伏尔泰将其作为一种社会政治伦理,呼吁人们崇尚理性与文明,反对神权和野蛮,因此成为法国大革命的一份"酵母"。"理性"是伏尔泰提倡的社会政治伦理之重要理论支撑,为此他借用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故事创作《中国孤儿》表达的正是这种理性:文明必然战胜野蛮,"真""善"必然战胜"假""恶"。《赵氏孤儿》中的"纲纪"伦理是伏尔泰借以宣扬理性政治伦理的"本文";此本文的选择是伏尔泰对中国政治论理的推崇所致。
[Abstract]:The 18th-century French ideological giant Voltaire's "reason" was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false" evil "and" true "good"; Voltaire regarded it as a social and political ethic, calling on people to advocate reason and civilization, and to oppose theocracy and barbarism. Thus became a "yeast"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 Reason "i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ethics advocated by Voltaire. For this reason, he uses the story of the Chinese Yuan drama "Zhao's Orphan" to express this kind of rationality: civilization must prevail over barbarism, "true" good "will prevail over" fake "evil". The "programmatic discipline" in "Zhao's Orphan" Ethics is the article in which Voltaire preaches rational political ethics, which is the result of Voltaire's praising of Chinese political theory.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65.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金良;;《赵氏孤儿》18世纪在英国的翻译[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何博;;从《赵氏孤儿》的欧洲改本看中西古典戏剧结构之异[J];法国研究;2009年03期

3 吴戈;《赵氏孤儿》的文化改写:古代/当代/中国/外国[J];戏剧艺术;2004年03期

4 黄怀军;《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之比较——兼析伏尔泰对儒学的误读[J];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01期

5 王立新;《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两种思想与艺术的对话[J];国外文学;1991年02期

6 孟华;《中国孤儿》批评之批评[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7 钱林森;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中法文学的首次交融[J];文艺研究;198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伟;;从“纲纪”到“理性”——论伏尔泰《中国孤儿》中的社会政治伦理[J];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03期

2 卢迪;;从顺应论分析《赵氏孤儿》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融合[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3 赖文斌;;元杂剧《赵氏孤儿》在十八世纪英国的译介与传播[J];四川戏剧;2016年06期

4 王延博;;从《中国孤儿》看伏尔泰眼中的中华帝国[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5 马雪子;;电影《赵氏孤儿》与《史记·赵世家》之对比[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6 郝爽;;由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改编看早期欧洲社会对中国戏曲的误读[J];大众文艺;2013年22期

7 许海龙;;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西方传播案例解析——以《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8 罗清月;;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模式[J];外国语文;2013年S1期

9 张雯;;试比较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郑永吉;安莉;;从变异学的角度看《赵氏孤儿》的“文本旅行”[J];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健平;从《赵氏孤儿》在欧洲看艺术接受中的民族变异[J];文艺评论;2002年02期

2 何辉斌;激变型的艺术与史传式的艺术——中西戏剧的结构比较[J];戏剧艺术;2001年04期

3 钱念孙;;论吸收外国文学影响的潜在形态及其作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谈文学的民族化问题[J];文学评论;1985年05期

4 苏国荣;;我国古典悲剧的发展概貌和审美品格[J];文学评论;198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茂生;;《理想丈夫》中的政治伦理与家庭和谐[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2002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002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3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