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翅的自由——拜厄特《巴别塔》对自由乌托邦的批判
本文选题:《巴别塔》 + 巴别塔 ; 参考:《国外文学》2017年01期
【摘要】:拜厄特在《巴别塔》中以圣经故事里的巴别塔为核心意象,将其变形新编为文中文《胡言塔》里的布吕亚德塔,通过书写法国大革命失败后一帮自由主义者企图创建一个言论与生活自由、身体解放、孩子接受集体教育的乌托邦乐园,却最终将其演变为成就个人私欲而摧毁他人爱欲、毫无言论自由却又随心所欲、性欲泛滥、暴力残酷的人间巴比伦城的故事,深刻批判该乐园建构背后崇尚绝对"个人主义"、"科学理性"与自由解放的启蒙思想根源,并将其作为一个当代寓言,以20世纪60年代西方盛行的各种自由主义思潮为大背景,提示基于个体欲望轴心的绝对自由和解放的乌托邦追求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从文学角度呈示有限度和某种终极基础的自由的必要性。
[Abstract]:In Babel, Byatt uses the image of the Babel in the biblical story as the core image, and transforms it into the Bruyadta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Tower of Bull. By writing that a band of liberals after the French Revolution failed to create a utopian paradise of freedom of speech and life, physical liberation, and collectiv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they eventually turned it into an achievement of personal lust and destroyed other people's lust. The story of the city of Babylon, which has no freedom of speech but does what it pleases, and whose sexual desire is rampant and violent and cruel, deeply criticizes the enlightenment thought root of absolute "individualism", "scientific rationality" and freedom liberation behi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adise. Taking it as a contemporary fable, taking various liberalism trends prevailing in the West in the 1960s as the background, it suggests that the pursuit of absolute freedom based on the axis of individual desire and the pursuit of liberated utopia may bring adverse consequences. The necessity of presenting a limited and certain ultimate basis of freedom from a literary point of view.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楠;;文化大一统之下的个体苍白——《巴别塔》影评[J];艺术评论;2007年04期
2 潘道正;;巴别塔与《巴别塔》[J];电影文学;2008年03期
3 张晶;于淑静;;解析《巴别塔》中的隐蔽文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李玉玲;;交流超越语言——影片《巴别塔》之内涵初探[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1期
5 郗念念;;圣经典故的现代演绎——电影《巴别塔》主题新解[J];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乌里雅斯泰;;巴别塔的塔尖[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45期
7 李劲;;巴别塔[J];西部;2010年22期
8 张无稽;;巴别塔之犬[J];延河;2013年04期
9 董强;巴别塔不止一座[J];读书;2003年03期
10 冯皓;司扬;冯宜萍;;巴别塔的启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金玲玲;;窥看“巴别塔”外的星光——刍议几个耐人寻味的文学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兰;丰田式“巴别塔”[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谢志强;重建巴别塔[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陆扬;巴别塔:一个概念的深度[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4 柳莺;《巴别塔之校》:接受差异之美[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5 本报记者 傅小平;文学翻译:到了打破巴别塔的时候?[N];文学报;2014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 吴钩;巴别塔倒下,互联网兴起[N];南方周末;2007年
7 宋念申 (自由撰稿人);沟通的极限[N];东方早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刘世昌 朱烨洋;佟连福:锡伯文的巴别塔建设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9 唐瑾;解说 “巴别塔文丛”[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10 李我;人性的“捕鼠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朝媛;解析现代文学语境下巴别塔的主题形象[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美伶;论帕克丝特《巴别塔之犬》中的不确定性[D];延边大学;2016年
3 庞进;基于群际交际理论对《巴别塔》中跨文化冲突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4 于淑静;解析电影《巴别塔》中的文化定型现象[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08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00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