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观象”与“表征”:庄子与本雅明的寓言理论比较

发布时间:2018-06-13 02:51

  本文选题:庄子 + 本雅明 ; 参考:《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02期


【摘要】:庄子和本雅明都肯定了寓言作为观察和理解世界的认识模式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但庄子和本雅明的寓言理论是有很大差异的。庄子的寓言理论是人生审美、道德伦理境界的理论,其价值功能多是劝喻性的。作为诗性智慧的庄子寓言观,凸显寓言形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审美意象结构。本雅明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物质废墟、零散碎片等生活形式进行寓言化的解读,试图表征和发现破碎世界的真理面相,以此拯救和重建人与经验世界的有机连续性和价值意义。本雅明的寓言理论是强调语言概念知性功能的理论智慧。庄子和本雅明的寓言理论是从古典与现代性的不同视野对中西方悲剧现实的历史进行反思和理论升华,两者思想都对东西方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Abstract]:Both Zhuangzi and Benjamin affirm the significance of fable as the cognitive mode of observ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but Zhuangzi and Benjamin's fable theory is quite different. Zhuangzi's fable theory is the theory of life aesthetics and moral and ethical realm, and its value function is persuasive. As a poetic wisdom, Zhuangzi's fable view highlights the aesthetic image structure formed by the fable form as an organic whole. By interpreting the material ruins, scattered fragments and other life forms of the real world, Benjamin tries to characterize and discover the truth face of the broken world, so as to save and reconstruct the organic continuity and value significance of the human and the experiential world. Benjamin's fable theory emphasizes the intellectual function of language concepts. Zhuangzi and Benjamin's fable theory reflects on and sublimates the history of the tragic reality of China and the West from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classical and modern. Both of them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浪漫主义文化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实践研究”(项目号:15YJC75104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I1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斯蒂芬·布隆纳;朱宁嘉;;修复碎片:瓦尔特·本雅明的救世唯物主义(第一部分)[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00期

2 段祥贵;;从缺席到在场:本雅明笔下的女性闲逛者[J];东方丛刊;2010年02期

3 吴潇;;本雅明眼中的都市街道和城市记忆[J];西江月;2010年17期

4 吴勇立;;“星丛”的秘密——《本雅明与布莱希特》简介[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12期

5 黄春燕;;论中国文化语境中本雅明研究的寓言意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艾德穆特·维茨斯拉;吴勇立;;布莱希特论本雅明[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7年00期

7 翁再红;;碎片式的审美救赎——论本雅明的《德国悲剧的起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8 张旭东;;现代“文人”——本雅明和他笔下的波特莱尔[J];读书;1988年11期

9 张旭东;;书房与革命(作为“历史学家”的“收藏家”本雅明)[J];读书;1988年12期

10 ;诗是话语[J];读书;1992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河西;梦幻童年:本雅明的思想札记[N];文汇报;2003年

2 赵武平;“波西米亚人”本雅明的幻灭[N];中华读书报;2001年

3 刘建茂;无奈中的智慧与创造[N];河南日报;2004年

4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命运的关联[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晓玲;废墟上的理想—本雅明寓言理论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2 黄春燕;现代主义的寓言文本——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本雅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峰;本雅明的寓言理论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4 刘奕;本雅明“拱廊街计划”批评方法论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上官燕;论本雅明对于光晕艺术的再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博;本雅明的“寓言”说—及其在中国文化批评中的运用[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陈萃;废墟与救赎:《杯酒留痕》本雅明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张丽霞;回归本源的救赎[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驰;从本雅明的游荡者理论研究狄更斯小说中的“人群”[D];燕山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12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012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f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