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论《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的艾滋病创伤叙事

发布时间:2018-08-05 11:07
【摘要】:苏珊·桑塔格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批评家,她的名作《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是让世界文坛瞩目的艾滋病创伤书写。小说通过缺席的叙述者、限知视角、证词式创伤叙述、并置的时空体等技巧,真实再现了一个小型社会群体感知、接纳、安度艾滋病创伤的生活图景,巧妙呈现出文本的链条式空间形式和令人动容的人文关怀。
[Abstract]:Susan Sontag is a famous contemporary American writer and critic. Her masterpiece, our way of Life, is an AIDS trauma writing that attracts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literary world. Through the techniques of absent narrator, limited knowledge perspective, testimonial trauma narration, parallel space-time body and so on, the novel truly reproduces the life picture of a small social group perception, acceptance, and comfort of AIDS trauma. Ingeniously presents the text the chain type space form and the human concern which makes the human face moving.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苏珊·桑塔格作品的创伤书写及文化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3CWW005)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桑塔格短篇小说叙事艺术及文化内涵研究”(项目编号:13YJA752026) 江苏省哲学社科年度项目“苏珊·桑塔格文学创作的疾病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015SJB15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予霞;;苏珊·桑塔格研究的新动向[J];外国文学动态;2000年01期

2 王秋海;“矫饰”与前卫——解读苏珊·桑塔格的《“矫饰”笔记》[J];文艺研究;2004年02期

3 潘小松;读苏珊·桑塔格[J];博览群书;2004年08期

4 许伟东;;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摄影艺术的社会文化解读[J];科教文汇;2004年01期

5 顾铮;“照片就是我们”:苏珊·桑塔格的奋斗与悲哀[J];社会观察;2005年03期

6 王秋海;形式与历史的契合——桑塔格对“法西斯主义美学”的批判[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3期

7 吴锡平;反抗隐喻的病痛——读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出版参考;2005年06期

8 王秋海;桑塔格:"激进"语境下的美国实验派作家[J];外国文学;2005年01期

9 吴锡平;反抗隐喻的病痛——读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书屋;2005年01期

10 张昭然;;左派自由主义诔——怀念桑塔格[J];书城;2005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曾阳萍;;《反对阐释》与后现代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凌越;纪念桑塔格[N];深圳商报;2005年

2 书评人 思郁;桑塔格的思想肖像[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姚君伟;请桑塔格母子作序[N];中华读书报;2012年

4 张艺;苏珊·桑塔格:站在文化的废墟上感受、书写[N];文艺报;2014年

5 张昭然;谁是苏珊·桑塔格?[N];中国邮政报;2004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张卫华;有多少人爱她就有多少人恨她[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7 张一帆;为公众写作的人[N];经济观察报;2005年

8 覃里雯;苏珊·桑塔格:游荡的母狮[N];经济观察报;2005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程巍;苏珊·桑塔格:作为驱鬼者的文化批评家![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凌俊;苏珊·桑塔格作品成阅读热点[N];文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文钢;苏珊·桑塔格批评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建成;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秋海;反对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英;毁灭、建构与超越:苏珊·桑塔格虚构作品中死亡疾病主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柯英;存在主义视阈中的苏珊·桑塔格创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6 张莉;“沉默”的言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梅丽;作为解放手段的文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周静;新感受力四重奏[D];浙江大学;2011年

9 孙燕;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峰;苏珊·桑塔格政治活动及评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2 席玮;苏珊·桑塔格关于大众文化的三维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束菲;知识分子桑塔格[D];云南大学;2010年

4 谢云霞;论苏珊·桑塔格的“形式美学”思想[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徐越;追寻理想的自我—对《在美国》中苏珊·桑塔格的自我观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甘丽;桑塔格作品中的美学内涵[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解元勋;桑塔格艺术阐释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陈芬;苏珊·桑塔格批评思想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魏玉霞;苏珊·桑塔格的批评观及其文化视境[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王菲;苏珊·桑塔格“沉默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65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165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b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