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小说“边缘人”形象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洁非;为何去印度——对虹影《阿难》的感思[J];南方文坛;2002年06期
2 张艳霞;读虹影新作《阿难》[J];当代文坛;2003年05期
3 王文艳;跨越疆界——全球化语境下的虹影写作[J];华文文学;2004年03期
4 杨经建;李兰;;虹之影,一个五光十色的梦——从叙事学层面解读虹影小说[J];华文文学;2009年02期
5 赵黎明;虹影;;“我在黑暗的世界里看到了光”——虹影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9年05期
6 陈瑜;;试论虹影博客身份形象的构建[J];文学教育(上);2011年02期
7 邵衡;权静静;;于细节处闪现悲苦——从沐浴仪式谈虹影小说[J];济宁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唐湘;;从寻找到宽恕——对虹影主要作品的几点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年03期
9 王春艳;;虹影创作的情感动因对其男性书写的影响[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03期
10 虹影;虹影对红狐说自己[J];青年文学;2005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岳雯;;上海传奇的另一种写法——论虹影小说中的都市空间想象[A];都市文化研究(第5辑)——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C];2008年
2 严光德;;孤独者的对话——试析虹影小说《饥饿的女儿》中的几个身份问题[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袁珍琴;;生命隐私·女性命运·历史劫难的无遮展现——虹影《饥饿的女儿》之多维解读[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毅衡;惟一者虹影,与她的神[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2 李瑛;虹影:脂粉阵里的英雄[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周文翰;虹影:探求感情的各种可能性[N];财经时报;2003年
4 李敬泽(评论家);“行者”虹影追阿难[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冯钰;虹影:我心狂野[N];信息时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张戈;虹影:我有资格写出上海的精气神[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傅光明 采访者:本报记者 张巨睿;《K》案一波三折 虹影欲告傅光明是非恩怨何处生 双方意欲辨分明[N];中国邮政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吴小曼;虹影:文字 快感 厨房中术[N];华夏时报;2011年
9 赵瑜;《小小姑娘》一口井盛满悲悯的水[N];西部时报;2011年
10 记者 翁昌寿;虹影个人主页即将推出[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华;“虹影现象”:多重视域观照下的社会文化产儿[D];暨南大学;2008年
2 彭倪;消费语境下的大众传媒与虹影写作[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妍;论虹影作品中的逃离意识[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莉;论虹影小说创作的转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马潇;虹影作品中的边缘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杨璐;虹影小说中的两性关系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昕霓;虹影小说“边缘人”形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8 何雨僖;虹影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D];湖南大学;2016年
9 张文慧;身份认同视野中的虹影小说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10 黄庆华;“对岸的诱惑”:虹影小说《K》译本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365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36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