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后现代主义文学刍议
[Abstract]:Hegel once called the United States "the land of the future," which now echoes, meaning the "American-centrism" that is the loudest American in postmodernist literature. However, this "doctrine" should not blind us to the fact that postmodernist literature is international, and every country has only its own postmodernist literature, because any literature is always influenced by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at country. A rough look at different postmodernist literatur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shows that it is these different forms of international postmodernist literature that form various form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11&ZD13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汪筱玲;胡全生;;论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J];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01期
2 印芝虹;;趋向差异多元的文学流变——战后德国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种考察[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3 赵丹;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俄罗斯的命运[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全生;;国际后现代主义文学刍议[J];外语学刊;2017年04期
2 孙薇薇;韩迪;;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反传统与包容[J];赤子(上中旬);2017年05期
3 李国超;;浅析20世纪英国文学的“国际化”之路[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15期
4 刘潇娴;;俄罗斯后现代女性作家的写作风格和特色[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5年12期
5 曹永科;何江胜;;《问题的核心》中“耶稣·撒旦”原型的后现代性解读[J];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03期
6 纪薇;;罗赞诺夫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J];俄罗斯文艺;2013年01期
7 张艳杰;;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思维模式与艺术特色[J];学术交流;2012年06期
8 王海涛;郭娉婷;;后现代文学语境下的俄罗斯文化特点初探[J];大众文艺;2011年09期
9 郭娉婷;;俄罗斯后现代文学中的游戏文化策略[J];青年文学家;2010年20期
10 裴云红;;西方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之比较[J];学术交流;2010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宋秀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俄国作家谈当代俄罗斯文学[J];当代外国文学;1999年01期
2 侯维瑞;B.S.约翰逊与战后英国小说的极端创新[J];外国文学;1998年01期
3 亚·卡巴科夫,朱剑利;装假的人[J];当代外国文学;1996年04期
4 钱佼汝;小写的后现代主义:点点滴滴[J];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评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赵丹;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俄罗斯的命运[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4期
3 吴泽霖;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3期
4 王平;;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若干特征[J];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
5 宫月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繁荣[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后现代主义文学导读》[J];外国文学;2007年05期
7 张文会;;从工具到主体的转变: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语言特征[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刘凡;;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后表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9 裴云红;;西方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之比较[J];学术交流;2010年02期
10 姚霞;;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源流[J];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宋德发;后现代的文学与古典的态度[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花丛;走出迷失—从消费主义角度解读《白噪音》[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齐芳溪;论塔季娅娜·托尔斯塔娅《野猫精》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早;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幻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朱玉;“虚空”下的追寻[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利佳;《“百事”一代》:“不确定性”解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6 赵若涵;《寻羊冒险记》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灿灿;对不同时代中边缘人的生存境遇书写[D];新疆大学;2014年
8 丁璐;论《兽笼》中现实主义叙事内容和后现代主义创作形式的融合[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兴丽;后现代语境下马卡宁的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98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398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