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后现代语境下吉本芭娜娜作品中的女性“疗伤”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04 09:21
【摘要】:吉本芭娜娜在日本被称为“文学天后”,她凭借小说《厨房》走上了世界文坛,之后的每部作品几乎都荣登畅销书排行榜,作品已经传遍海内外30多个国家。吉本芭娜娜善于表达情感的微妙之处,寻求一种“人的相通性”。因此,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青睐。西方后现代思潮全球化的过程中,日本也进入了后现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物质生活得到充裕,这样反而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危机。吉本芭娜娜生活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中,深受这种文化影响,小说中表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作品中的“女性”自我迷失、孤独、迷茫、脆弱。吉本芭娜娜从社会问题入手,使脆弱的心灵得到了救赎。另外,她还提倡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交流,以此来对抗后现代社会带给人精神上的伤痛,这种疗伤理念得到了很高的社会反响。本文以后现代文化大背景为基点,阐述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传播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对作家思想以及创作的影响,分析吉本芭娜娜作品中的“女性”在时代的变革中从自我迷失、自我的寻求到自我回归的成长过程,从而深入挖掘吉本芭娜娜对后现代社会的思考以及新女性的探索和其“疗伤小说”的世界性意义。本论文是由引言、正文、结语等三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介绍作家和作品简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归纳总结和本论题的研究方向。正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章从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战后日本“治愈系”热潮的涌现、吉本芭娜娜个人的成长经历等三个方面分析吉本芭娜娜“疗伤系”文学产生的背景因素。第二章由后现代语境下“女性”的自我迷失、借助“他者”力量寻求自我、“女性”的自我回归等三个部分来阐述后现代语境下吉本作品中的“女性”疗伤的内涵,第三章由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思考、新女性的探索、世界性意义等方面阐释吉本“女性”疗伤作品中的意义,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313.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肖霞;;“家”的隐喻——论日本现代女性文学的后现代性[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潘娜;;解读吉本芭娜娜小说中的日本当代女性文化[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20期

3 周阅;;“隐含作者”与深层意蕴:吉本芭娜娜的《尽头的回忆》[J];日本研究;2012年01期

4 张西艳;;吉本芭娜娜的幼年体验与小说创作[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3期

5 杜伟;日本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J];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06期

6 项晓敏;后现代主义文学内涵及流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仲明明;论吉本芭娜娜创作的后现代性[D];苏州大学;2012年

2 孙于蓝;吉本芭娜娜“疗伤小说”中的“异类家庭”[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00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400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2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