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从变异学视角考察日本江户文学与“三言”的深层联系——以《梦应鲤鱼》《蛇性之淫》为例

发布时间:2019-02-13 15:16
【摘要】:运用比较文学变异学中的"文化过滤"与"他国化"研究思想,把握日本江户时期作家上田秋成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雨月物语》中的《梦应鲤鱼》《蛇性之淫》与中国明朝冯梦龙纂辑的短篇小说集"三言"的异同,结合接受国的文化背景与上田秋成文学创作观念中的佛教观念与反复古主义思想,探讨明朝文学在传播到日本所受到的选择、移植等变异作用,以及"三言"内部作品精神与日本文化现状相结合,演变出的富有接受国文学特征的崭新意义,这一深层次变异下的"他国化"现象是古代中国文化在东亚文化圈得以广泛传播的良好例证,通过文学过滤等变异作用而建构起了不同民族之间良好的文化交流,在国家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依然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Abstract]:Using the research thoughts of "cultural filtering" and "nationalization" in the study of variation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o grasp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written by Japanese Edo writer Akuta Akita and the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three words" written by Feng Menglong of the Ming Dynasty in Japan, such as "the Dream of the Cyprinus" and "the Sex of the Snake", which was compiled by Feng Menglong of the Ming Dynasty of China.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receiving countries and the Buddhist ideas and anti-retro ideas in the literary creation ideas of Akuta,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variation of the selec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Ming Dynasty in spreading to Japan.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internal works of "three word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Japanese culture, the new significance of the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eiving country has evolved. The phenomenon of "externalization" under this deep variation is a good example of the wide spread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in the East Asian cultural circle, and a good cultural exchange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has been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variation of literature filtering.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ly frequent today, still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can not be ignore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东,刘红梅;矛盾冲突中的左右逢源——浅论“三言”两性题材对矛盾的积极处理[J];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闫秀平;“三言”对女性美的刻划与礼赞[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3 白艳玲;“三言”研究十年回顾(1990~1999)[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年04期

4 韩希明,吕爱丽;试论“三言”中家庭文化生活的审美取向[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5 邱绍雄;试论“三言”中的商贾小说[J];云梦学刊;2001年06期

6 宋淑慧,李玉春;浅论“三言”的思想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年Z1期

7 程传荣;论“三言”中的商人形象[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8 周广秀;论“三言”之梦[J];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04期

9 郭建花;从色彩意义的变化看“三言”古今同形复音词[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孙义梅;“三言”中商人形象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欢欣;;“三言”中的妓女形象探析[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段军;耿光华;;动静相和 道技相谐——论“三言”的叙事结构[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3 周均美;;从“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风尚及市民观念的变化[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桑林峰;“三言”改文风[N];光明日报;2013年

2 王先刚 张锋;“三言”措施搭建联系服务群众“连心桥”[N];毕节日报;2014年

3 乔修峰;美国学者谈冯梦龙“三言”翻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蔡家园;由“悟想”抵达自由[N];文艺报;2014年

5 ;晚明文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N];解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德福;《庄子》散文“三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果;“三言”性别话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炜;“三言”中商人的婚姻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美琳;“三言”中的儒家思想[D];渤海大学;2015年

3 朱红杰;“三言”中的欲望叙事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4 刘力铭;“三言”言情题材故事人物心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魏君;“三言”、“ 二拍”中的“偷情”故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瑞雪;“三言”商人形象的文化解读[D];延边大学;2008年

7 钱娜;“三言”中知识男性之情欲心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勇强;“三言”与《十日谈》叙述艺术比较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金艳;论“三言”的教化色彩[D];内蒙古大学;2005年

10 洪娟;论“三言”中的商人、文人和妓女形象[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21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421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9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