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范式考察

发布时间:2019-02-18 22:18
【摘要】:"中国性"研究范式与"本土性"研究范式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的两大范式。前者偏重于探究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中华文化意蕴和美学传统,强调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的承继关系;后者侧重于讨论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南洋色彩、区域性特色,突出东南亚华文文学独具的在地性。不同的文学研究范式背后往往是迥异的意识形态思想模式在主导,从而造成范式的局限性问题,尤其是后殖民理论挟裹着意识形态介入文学研究,使得问题益发突出和尖锐。
[Abstract]: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Chinese" and "nativism" are two paradigm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Southeast Asia. The former emphasizes the Chinese cultural implication and aesthetic tradition in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emphasizes the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 The latter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Nanyang color in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highlighting the unique locality of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literature. Different literary research paradigms are often dominated by different ideological thought patterns, resulting in the limitation of the paradigm, especially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entrapping ideology in literary research, which makes the problems more prominent and acut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远清;东南亚华文文学与台港澳文学之比较[J];河北学刊;2000年06期

2 黄万华;散聚之间——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华文文学的文化姿态[J];华文文学;2000年01期

3 施建伟;美国华文文学概观[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吴山芳;;华文文学研究的新拓展——评《世界著名华文女作家传》[J];全国新书目;2000年05期

5 刘小新;首届菲律宾华文文学研讨会综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饶們子;面向21世纪的华文文学——在第十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暨节第二届海内外潮人作家作品国际研讨会上的学术引言[J];华文文学;2001年01期

7 许世旭;华文文学希望跨越民族界线[J];华文文学;2001年01期

8 林伦伦;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对华文文学创作的影响[J];华文文学;2001年01期

9 蔡沧江;菲律宾华人文化与华文文学概说[J];华文文学;2001年03期

10 王丹红;第五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侧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俊;;北美华文文学中的两大作家群比较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天助;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迈大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杨帆;关注华文文学新现象[N];苏州日报;2008年

3 记者 刘万强邋黄艳梅;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举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本报记者 吴亚明;用汉字铺就回乡路[N];人民日报;2011年

5 湖南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任美衡;记录华文文学的轮廓与流变[N];光明日报;2013年

6 庄钟庆;深入研究东南亚华文文学[N];福建日报;2000年

7 世文;扩大华文文学在世界的影响须积极回应[N];文艺报;2006年

8 公仲;离散与文学[N];文艺报;2007年

9 记者 张元章;海内外作家学者热议华文文学[N];珠海特区报;2006年

10 ;两岸三院华文文学研究成果丰硕[N];中国艺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立娟;东南亚华文文学流脉的跨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胡月霞;漂泊与离散[D];浙江大学;2005年

3 陈涵平;诗学视野中的北美新华文文学的文化进程[D];暨南大学;2004年

4 王爱金;王润华现代华文文学观的论述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8年

5 李亚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赵颖;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斌;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辨析[D];暨南大学;2008年

2 罗洁;《华文文学》对东南亚文学的传播与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3 施敏;东南亚华文文学与种族想象[D];暨南大学;2001年

4 Maharani(陈玉兰);不屈的精魂——20世纪印尼华文文学简论[D];华侨大学;2004年

5 谭凯;继承与开拓——从新加坡华文作家的认同问题看当代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发展[D];西北大学;2004年

6 李丹;菲律宾华文文学中的异族想象[D];暨南大学;2007年

7 侯荣堂;《华文文学》对美欧澳华文文学的传播[D];汕头大学;2011年

8 李娜;美国华文文学中的他者形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柳;《华文文学》与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杨青;生命的移植[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26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426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d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