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无形”—21世纪之交英语文学中的人象共同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9:43
【摘要】: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后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英语文学中的大象书写呈现出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内涵和主题都更为丰富、多元。本文选取美国作家凯蒂·佩恩的《大地寂雷》(1998)、拉尔夫·赫尔菲的《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1998),加拿大作家莎拉·格鲁恩的《大象的眼泪》(2006)以及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尼柯尔森的《大象詹妮与我》(2009)等四部21世纪之交的“大象”作品,主要从性别、等级和物种等方面,分别探讨父权制下女性与大象、马戏团演员和大象以及大自然中人与象之间的关系,挖掘其中蕴含的共同体思想。首先,考察作品中女性与大象的共同体内涵。女性和大象关系密切,不仅同处受压迫的地位,受到男性的“凝视”;为了摆脱压迫、颠覆男性霸权,二者又共同反抗,由此形成共同体关系。这体现出作家对男性主导地位的质疑和对女性、大象主体性的肯定,呈现出两性平等观和动物观。其次,探讨作品中马戏团演员与大象的共同体内涵。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和大象需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他们同处边缘地位,承受暴力、语言和行为等的规训。同时,他们形成反抗联盟,通过“逆视”等手段做出有力反击,颠覆了严格的等级关系。这体现了作者对马戏团中人人平等和关怀动物主体性的诉求。最后,聚焦于自然界中人与象的共同体内涵。在相关作品中,大象和人类一样有情感,具有共情性,也因为伤害而产生心理创伤。作品人物对大象的同情以及对大象创伤的描写实现了人与象的心理共振和精神共通,体现出人与象的共同体关系,展现了作家对于物种优越论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于物种平等的呼吁。总之,本论文以英语作品中的大象意象为切入点,主要考察多维的人象共同体关系,探讨作家表达的对两性之间、人际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平等关系的向往,藉此加深对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解。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106
本文编号:2590058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尹晶;;西方文论关键词 生成[J];外国文学;2013年03期
2 田晴;宝柱;;人与动物相知相依——生态批评视野中的《大象的眼泪》[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龚璇;;伤痛·凝视·叙写——科姆·托伊宾小说《布莱科沃特灯塔》的主题意蕴[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3期
4 汪民安;福柯与哈贝马斯之争[J];外国文学;2003年01期
5 田青;生态文学的新空间——《莫多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邰蓓;德勒兹生成思想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超;《大象的眼泪》的生态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90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90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