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鲁滨逊神话与意义世界

发布时间:2020-03-19 19:25
【摘要】:被誉为英国第一部长篇小说的《鲁滨逊漂流记》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人们大力追捧,后续至今依然热度不减。作为漂流故事中最典型的鼻祖,鲁滨逊故事被不断改编且被众多学者研究阐释。然而研究多数集中在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和鲁滨逊形象中所反映的理性主义和殖民主义以及宗教思想上,忽略了将鲁滨逊视作独立的个体去探究其孤独生存的存在哲学,并联系到现代性主体进行反思。《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海上航行中遇到风暴变成唯一的幸存者,在一个远离社会的孤岛上独自生存28年最后回到社会中的故事。历经百年,鲁滨逊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个人主义英雄,而一个人如何在没有他人的世界孤独生活二十八年的原因值得深思。本文经过对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的研究并考察了以鲁滨逊故事为基础改写的一系列文本,以《鲁滨逊漂流记》文本为主,改编文本为辅,认为鲁滨逊故事已经在流传中成为西方现代神话,鲁滨逊神话系列故事可阐释为个体意义世界的丢失与重建的原型,鲁滨逊以上帝为工具建构意义世界的终极关切,这支撑了他在岛上无他者的生活。反思这一过程,鲁滨逊故事可作为解决现代性危机的典范,并使我们思考信仰建构的重要意义。第一章“鲁滨逊神话问题”首先论述了《鲁滨逊漂流记》在不断传播与再造包括诸种论述和重新改编中,已经成为一个有诸多阐释可能性的现代神话;其次脱离传统眼光,从意义世界建构的角度总结了鲁滨逊神话中包含的现代性问题。第二章“鲁滨逊神话与意义世界丢失”考察鲁滨逊在孤岛上生存的精神世界,并研究其意义世界的建构。首先解释了“意义世界”的内涵与其建构内容与建构方式,指出他者对于意义存在的重要性,其次结合文本分析鲁滨逊在孤岛上的处境,指出处于无他人世界的鲁滨逊面临的意义世界丢失的危机。第三章“鲁滨逊神话与意义世界重建”对鲁滨逊神话中在孤岛上重新建构意义世界的详细过程进行探究,讨论鲁滨逊意义世界的建构从内容到方式的变化,以上帝作为终极关切的支撑解决了无他人世界的处境。第四章“鲁滨逊意义世界的重建与宗教”将鲁滨逊重建意义世界中最关键的因素宗教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宗教能够解决意义世界中信仰维度的原因及作为神性他者的多样性。人类自身有着无法跳出自我的局限性,但存在本质有着追求超越的需求,因此必须找到高于自我的神性他者作为支撑。鲁滨逊的上帝虽然作为工具被世俗化,但已经能够满足鲁滨逊的需求,神性他者具有多样性特点。第五章“鲁滨逊神话与现代性问题”将鲁滨逊神话作为意义世界丢失与重建的故事原型从现代性问题角度进行反思。处于孤岛上丢失意义世界的鲁滨逊与处于精神荒原的现代主体相似,而鲁滨逊在孤岛上以上帝信仰作为支撑也是解决现代性危机的典范,在诸神远离后的现在人们呼唤上帝回归。鲁滨逊神话隐喻了现代人信仰危机,提醒我们个体信仰构建的重要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海燕;;主体和他者的变奏——论图尼埃对鲁滨逊神话的重写[J];国外文学;2015年02期

2 汪晓阳;;价值哲学视域下的意义世界[J];求索;2013年03期

3 刘玉梅;;后语哲视阈下“意义世界”的建构[J];外国语文;2013年01期

4 任海燕;;警惕启蒙的讹诈:也论现代神话鲁滨逊[J];外国文学;2012年05期

5 唐国军;刘国普;;“意义世界”的建构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J];传承;2009年14期

6 杨国荣;;论意义世界[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7 张岩;;荒原意象与西方文学的精神流变观[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李广昌;;康德关于“意义世界”的目的论诠释[J];浙江学刊;2006年06期

9 黄浩;价值:人的意义世界的生成与澄明[J];理论月刊;2005年06期

10 徐贵权;论意义世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2590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90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5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