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三岛由纪夫研究在中国

发布时间:2020-03-22 14:30
【摘要】:三岛由纪夫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金阁寺》、《假面的告白》、《春雪》等。他的作品在日本很受欢迎,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与戏剧在荧幕和舞台上演,并且被翻译成许多种文字在西方各国传播,获得很高的评价。三岛甚至两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了很多学者对他和他的作品进行研究。虽然三岛由纪夫具有世界影响力,但在中国的传播接受与研究却曲折颇多。为了全面了解中国的三岛由纪夫研究状况,本论文搜集了中国几乎所有的三岛由纪夫作品译本及研究论文、专著,以此为基础进行论文写作。本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介绍三岛由纪夫生平及作品、在日本的研究状况、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与方法。第一章从宏观层面对七十年代以来三岛由纪夫在中国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我国的三岛由纪夫研究经历了不同研究范式的转变,一部分学者从政治角度批判三岛由纪夫作品中所表现的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等,并从民族尊严的角度反对接受与研究三岛由纪夫;另一部分学者则抵抗压力推动三岛由纪夫研究走向文学独立,使得我国三岛由纪夫文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就目前来看,我国对三岛由纪夫作品的译介涉及到了散文、戏剧、文学理论等方面,并且出现了许多三岛由纪夫作品系列。越来越多研究者加入到了三岛由纪夫研究队伍之中,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单篇论文已有二百余篇,还包括硕士论文七十余篇,并且有几部三岛研究著作。我国三岛由纪夫研究的角度也逐渐发散,在叙事学、精神分析、心理分析、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虚无主义、比较文学等角度都有相关研究,有关三岛由纪夫的研究越来越深化。第二章从微观层面归纳中国三岛由纪夫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分为主题研究与形式研究两个角度。对三岛由纪夫作品主题的研究是我国三岛由纪夫研究的重点,主要从生死观、男色观、自然观和虚无观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对三岛作品进行形式研究的却不多,对作品进行结构分析主要集中于《金阁寺》,而对研究三岛作品叙事的仅有4篇论文。这表明我国三岛由纪夫研究有着明显的重内容轻形式的不平衡。第三章在前两章对中国三岛由纪夫研究状况梳理基础之上进行反思。首先通过与美国的三岛由纪夫接受研究情况进行对比得出我国三岛由纪夫研究的几个不足之处:在译介方面,我国对三岛由纪夫作品的译介主要集中在几部长篇小说,而对他的短篇小说、戏剧、诗歌等作品关注很少;在研究专著方面,我国仅有几部关于三岛由纪夫的研究专著,并且研究资料大多从日本学者、美国学者的研究中获取,比较少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而关于三岛由纪夫的博士论文则暂时还没有;在研究对象方面,大多研究者都将目光放在《金阁寺》、《假面的告白》等少数几部作品,而对其他作品进行研究的很少,研究也不够深入;在文学史研究方面,中国学者编著的与日本文学史有关的书籍中很少有三岛由纪夫;在比较研究方面,将三岛与其他作家进行比较的范围只局限在日本、中国、美国的少数几位作家,很不全面。然后,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思考造成目前中国三岛由纪夫研究的特点及不足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时代语境、文学传统以及当下读者阅读偏好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对本论文所进行的研究进行概括,对我国三岛由纪夫研究状况、特点、不足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从译介与研究两个方面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在三岛由纪夫作品译介方面,应当将更多关注点放在译介较少的作品,尤其是三岛的大部分戏剧作品、诗歌作品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在三岛由纪夫文学研究层面,后辈研究者应当走出前人研究的已有范围,在研究角度创新方面进行改进,更多发掘三岛由纪夫作品中体现的作者美学观之外的内蕴,尤其是对三岛作品中的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等应当给予更多关注。
【图文】:

译作,历年,作品


硕士学位论文员遵循着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阶级分析的固定模式,并结合国内形势,对《忧国》和《丰饶之海》等作品只是充分挖掘其中的政治性。这些纯粹批判性的误读和曲解不能视为严谨客观的文学评论和研究。这种深受政治意识形态影响的反对与批判导致三岛由纪夫当时在中国的知名度很低,并且延续了很久影响了后来学者对三岛由纪夫的态度。1976 年文革结束,我国文艺界开始走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束缚,文学研究逐渐向自身回归,但长期形成的意识形态研究范式无法立即转变,因此我国对三岛由纪夫的接受与研究仍在一定程度上受政治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作品译介上。为了更直观地总览大陆三岛由纪夫作品翻译出版情况,,笔者整理出中国大陆出版的所有三岛由纪夫作品,期限为从 1971 年第一部三岛由纪夫作品译本出版至 2017 年 12 月本论文写作时(详见附录C:三岛由纪夫作品中文译本),然后按照年份进行统计,具体情况如下图:

研究成果,历年,情况,硕果累累


三岛由纪夫研究在中国术水平的进步,进入 21 世纪,我国的三岛由纪夫文学研究成果堪称硕果累累。2017 年笔者开始本篇硕士论文的写作时在中国知网以“篇名”、“摘要”、“关键词”为检索项对“三岛由纪夫”进行精确查找,共搜得 2000 年——2017 年三岛由纪夫研究论文二百余篇。笔者将搜集到的所有三岛由纪夫相关论文按照年份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313.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高修;;“轮回”的虚妄与人生之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唐历平;;论三岛由纪夫的男性观建构[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11期

3 孙源;;桃源恋歌 异曲同工——《边城》与《潮骚》的对比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4 孟一帆;;论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复古美学思想的相同点[J];时代教育;2015年20期

5 范文娟;;浅析《假面的告白》[J];才智;2015年18期

6 赵超敏;;三岛由纪夫之《潮骚》论——与青春诀别的赞歌[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7 赵超敏;;论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中的女性塑造和主题建构[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8 朱颖;;论《潮骚》中的希腊古典主义肉体美学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9 王坤仪;;格雷马斯叙事符号学视域下的《午后曳船》[J];名作欣赏;2014年06期

10 高晨;;白先勇与三岛由纪夫的戏曲改革比较研究[J];日本研究;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乾;三岛由纪夫的同性恋书写[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2 杜康;白先勇与三岛由纪夫的文学审美特征比较[D];辽宁大学;2017年

3 李辉;白先勇与三岛由纪夫作品关于男性美崇拜的比较[D];西北大学;2016年

4 拱叶晗;从意象角度比较托马斯·曼与三岛由纪夫的死亡意识[D];辽宁大学;2016年

5 赵超敏;三岛由纪夫小说的空间表象与女性塑造[D];河南大学;2016年

6 皮婵媛;论三岛由纪夫的死亡书写[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7 杜彬彬;论三岛由纪夫的审美意识[D];浙江大学;2014年

8 徐思远;关于《金阁寺》中人物心理描写的翻译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张颖慧;《春雪》主人公对现实的超脱[D];湖南大学;2014年

10 陶思瑜;三岛由纪夫和莫言作品中的暴力意识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95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95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1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